在職場上,無論我們學習了多少知識與技能,有一件事情如果沒有處理好,這些能力可能永遠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那是什麼呢?答案之一應會是「心」。
當情緒產生波動時,感性的腦往往會凌駕於理性的腦,再多的理性分析與學習可能無法派上用場。這是人類的本能,因感性反應是與生俱來的,而理性則是後天發展出的能力。
因此,學會管理自己的心境至關重要。唯有穩定內心,我們才能真正運用所學,在職場上發揮最大的價值。
問題是,人的情緒很容易波動。但相信我,這不是你的問題,這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問題。
因為煩惱,永遠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先不談職場上複雜的人際互動,不談同事、主管、客戶之間的應對。我們回到最根本的地方—親子關係。
陽光灑落在餐桌上,四歲的小女孩眨著明亮的大眼睛,望著媽媽手中的兩個蘋果,一個又大又紅,另一個則小巧玲瓏。媽媽微笑著,想看看女兒會怎麼選擇。
小女孩伸出小手,沒有直接拿取那個誘人的大蘋果,而是先各咬了一口。媽媽心裡嘀咕:「這孩子,該不會是想兩個都獨吞吧?」
正當媽媽準備開口時,小女孩卻將那個小蘋果遞到她面前,奶聲奶氣地說:「媽媽,這個比較甜!」
媽媽愣了一下,這才明白,原來女兒是想把好吃的蘋果留給她。
我們先不談職場上複雜的人際互動,不談同事、主管、客戶之間的應對。我們回到最根本的地方—親子關係。
陽光灑落在餐桌上,四歲的小女孩眨著明亮的大眼睛,望著媽媽手中的兩個蘋果,一個又大又紅,另一個則小巧玲瓏。媽媽微笑著,想看看女兒會怎麼選擇。
小女孩伸出小手,沒有直接拿取那個誘人的大蘋果,而是先各咬了一口。媽媽心裡嘀咕:「這孩子,該不會是想兩個都獨吞吧?」
正當媽媽準備開口時,小女孩卻將那個小蘋果遞到她面前,奶聲奶氣地說:「媽媽,這個比較甜!」
媽媽愣了一下,這才明白,原來女兒是想把好吃的蘋果留給她。
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媽媽緊緊地抱住了女兒。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他人,多一點溝通和理解,才能感受到那份真摯的情感。
人際關係這門課,對理工科背景的人同樣至關重要。
當我們過度依賴感性、忽略理性時,許多判斷可能會變得不夠精準。
如果你的工作屬於服務業,那麼人際互動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
因此,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而不是將一切寄託於外在因素。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他人,多一點溝通和理解,才能感受到那份真摯的情感。
人際關係這門課,對理工科背景的人同樣至關重要。
當我們過度依賴感性、忽略理性時,許多判斷可能會變得不夠精準。
如果你的工作屬於服務業,那麼人際互動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
因此,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而不是將一切寄託於外在因素。
例如,天氣如何並非我們能掌控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啟一天——喝杯咖啡、吃塊巧克力,為自己營造愉悅的氛圍。即使窗外陰雨綿綿,我們的心情仍然可以如陽光般明亮。
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其著作《與成功有約》中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影響圈和關係圈,這些概念對於個人的自我成長和時間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圈:指的是個人可以直接控制和影響的事物,例如自己的行為、態度、技能和努力程度。專注於影響圈的人會將精力投入在自我成長上,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擴大其影響範圍。
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其著作《與成功有約》中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影響圈和關係圈,這些概念對於個人的自我成長和時間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圈:指的是個人可以直接控制和影響的事物,例如自己的行為、態度、技能和努力程度。專注於影響圈的人會將精力投入在自我成長上,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擴大其影響範圍。
當人們將心力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時,他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情緒和壓力,並逐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因此從個人出發,是好的方式。
》個人篇:從感恩出發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問題的根源,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心,心源自己腦,腦則很容易胡思亂想。根據洛桑加參醫師在《如何停止胡思亂想?如何活在當下?從感恩開始練習!》內容中的分享,人際關係如何影響胡思亂想。
●人際關係是煩惱的主要來源
人際關係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煩惱來源之一。與家人、朋友、同事、伴侶之間的互動,都可能產生摩擦、誤解或衝突,這些負面的人際互動會觸發大腦的負面思緒,進而導致胡思亂想。在缺乏關愛、受到虐待或霸凌的家庭中長大的人,可能更容易產生不安全感、自卑感,以及對人際關係的負面預期。
自我價值感不足的人,容易自責和自我否定。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或是總是擔心自己會被他人拒絕。這種不自信會讓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敏感,更容易產生負面想法和胡思亂想。
對他人貼標籤。當我們對他人有既定的看法時,例如認為某人是好人或壞人、朋友或敵人,這些標籤會讓我們對他們產生偏見,難以客觀地看待他們。這種分別心也會加劇人際關係中的負面情緒,導致胡思亂想。
當我們了解以下幾個面向後,我個人則會搭配紫微斗數來更深入認識自己,我命宮的星曜是天同,來得快也去,要有福分心態要保持不計較。
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原始設定」,不需要額外測驗,就能輕易理解自己的本質——包括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哪些情境最容易讓自己情緒失控。當我們掌握這些關鍵點後,便能更有效地找出影響情緒的根源。
一旦理解了自己的情緒模式,就可以從自身出發,透過熟悉的方法來調整與修煉。
我個人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感恩日記,它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團隊合作時,意見分歧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境—「不是你說了算,就是我說了算」,彷彿只能選擇站在對立面。
但難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樣的矛盾嗎?其實,我們可以透過更開放的溝通方式,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而不是陷入非黑即白的對立狀態。
這不是妥協,而是透過創造力與協同合作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方法」的關鍵在於創造力(創造新的可能性)和協同(共同合作思考)。
來看關於一個小小的校園變革,卻蘊含著無限可能的故事。
在一個以升學率為最高指標的學校裡,音樂課如同被判了緩刑的囚犯,隨時可能被宣判死刑。這一天,校方終於發出了通知:為了集中火力衝刺學科,音樂課將被挪作他用。
教室裡,學生們的竊竊私語像是被風吹散的音符,充滿了不甘與憤怒。小提琴手林曉恩,她的琴聲總能在校園裡迴盪,如今卻面臨無聲的未來。她緊緊握著手中的弓,彷彿握著最後一絲希望。
傳統的思維就像一道無形的牆,將學校和學生困在「學科優先」與「保留音樂」的二元對立中。學校認為,犧牲音樂是為了學生的未來,學生則認為,沒有音樂的校園,就像失去色彩的畫布。
曉恩的母親,一位學習了「第三選擇」思維的教育工作者,決定站出來。她沒有選擇對立,而是選擇了溝通。她找到校長和數學老師,提出了她的想法:「能不能將音樂和數學結合,創造一門新的課程?」
起初,校長和老師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他們難以想像,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領域,如何能產生交集。但曉恩的母親沒有放棄,她耐心地解釋,音樂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數學元素。
「想想看,」她說,「音符的時值,不就是分數的概念嗎?拍子的強弱,不就是規律的數學模式嗎?」
老師的眼睛亮了起來,他開始意識到,音樂並非只是感性的藝術,它同樣擁有理性的結構。經過一番討論,一門名為「旋律方程式」的課程誕生了。
在「旋律方程式」課堂上,學生們不再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而是主動地探索、創造。他們用數學公式分析樂曲的結構,用音樂節奏理解數學的規律。音符變成了跳動的數字,方程式變成了優美的旋律。
曉恩在課堂上如魚得水,她發現,數學並非枯燥的符號,而是能讓音樂更精準、更有力量的工具。她的琴聲,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更有層次。
「旋律方程式」不僅沒有影響學生的升學,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們發現,學習不再是單一的任務,而是可以跨領域的探索。學校也因此擺脫了升學率的束縛,重新找回了多元發展的價值。
這個故事,像一首輕快的樂曲,告訴我們,當我們願意跳出傳統的框架,用開放的心態去思考,就能在看似矛盾的困境中,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而創造力和協同合作,就是那把開啟無限可能的鑰匙。
「六頂思考帽」透過六種不同顏色來代表六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在創意思考與決策過程中,更全面地考量問題。當團隊成員意見相左時,這個方法能引導我們換位思考,透過不同角度理解對方的立場,進而提升同理心,讓討論更具建設性,減少衝突,提升團隊合作的效率。
以下是六頂思考帽的代表意義:
在面試中,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意見與主管不一致,你會怎麼做?」這是一個常見的考題,考驗的不僅是你的應對能力,更是你的情緒管理與溝通智慧。
回想運動場上的頂尖運動員,他們幾乎總是面無表情,讓人無法從外在判斷他們的情緒——是生氣?開心?還是沮喪?這樣的心理素質,讓對手無法預測他們的表現,尤其對於棒球投手來說,更是關鍵。
「心的試煉」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在職場上,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挑戰,有時候甚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讓我們感到煩躁或憤怒。當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高敏感度的人,我學會了覺察自己的情緒——當我生氣時,與其急著解決問題,我應該先處理自己的心情。因為當內心穩定時,事情往往也能迎刃而解。
●人際關係中的過度解讀和自我價值感不足
高敏感的人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當他人無意間說了一些話或做出一些行為時,高敏感的人可能會過度解讀,認為對方對自己有負面的看法,進而產生胡思亂想。這種過度解讀會讓人們不斷揣測他人的意圖,使得大腦無法平靜下來。
自我價值感不足的人,容易自責和自我否定。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或是總是擔心自己會被他人拒絕。這種不自信會讓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敏感,更容易產生負面想法和胡思亂想。
●人際關係中的比較和標籤化
人際關係中的比較,容易讓人產生不滿和嫉妒。當人們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成功或幸福時,可能會感到不平衡,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導致胡思亂想。
對他人貼標籤。當我們對他人有既定的看法時,例如認為某人是好人或壞人、朋友或敵人,這些標籤會讓我們對他們產生偏見,難以客觀地看待他們。這種分別心也會加劇人際關係中的負面情緒,導致胡思亂想。
●人際關係中的情緒影響
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會增加胡思亂想。在意他人的看法,會讓我們更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響,進而產生焦慮和胡思亂想。
當我們了解以下幾個面向後,我個人則會搭配紫微斗數來更深入認識自己,我命宮的星曜是天同,來得快也去,要有福分心態要保持不計較。
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原始設定」,不需要額外測驗,就能輕易理解自己的本質——包括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哪些情境最容易讓自己情緒失控。當我們掌握這些關鍵點後,便能更有效地找出影響情緒的根源。
一旦理解了自己的情緒模式,就可以從自身出發,透過熟悉的方法來調整與修煉。
我個人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感恩日記,它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簡單寫下幾句感謝的話,就能讓心情平靜下來,當內心穩定,事情往往也會變得順利許多。
除此之外,洛桑加參醫師也提供具體步驟,來轉變你與他人互動的心態,從而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進而減少胡思亂想:
除此之外,洛桑加參醫師也提供具體步驟,來轉變你與他人互動的心態,從而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進而減少胡思亂想:
- 當你感到人際關係出現摩擦或不愉快時,停下來,深呼吸一次,提醒自己要用慈悲心看待對方。
- 試著理解對方的立場,問自己:「他為什麼會這樣做?」「他可能也有他的苦衷?」。
- 練習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委屈或不滿。
- 每天至少找一個你應該感謝的人,並向他們表達你的感謝。
- 練習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並告訴自己,放下過去,才能更好地前進。
- 當你感到自卑或不自信時,提醒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有自己的優點和價值。
》 團體溝通篇:創造我們一起贏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人際關係中的困擾,特別是在決策過程中。團隊合作時,意見分歧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境—「不是你說了算,就是我說了算」,彷彿只能選擇站在對立面。
但難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樣的矛盾嗎?其實,我們可以透過更開放的溝通方式,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而不是陷入非黑即白的對立狀態。
➤第三選擇
若是要化解二元對立的問題,《第三選擇》的核心概念是提供一個超越傳統「我贏你輸」或「你贏我輸」的解決問題思維模式,尋找雙贏的「我們的方法」。這不是妥協,而是透過創造力與協同合作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方法」的關鍵在於創造力(創造新的可能性)和協同(共同合作思考)。
來看關於一個小小的校園變革,卻蘊含著無限可能的故事。
在一個以升學率為最高指標的學校裡,音樂課如同被判了緩刑的囚犯,隨時可能被宣判死刑。這一天,校方終於發出了通知:為了集中火力衝刺學科,音樂課將被挪作他用。
教室裡,學生們的竊竊私語像是被風吹散的音符,充滿了不甘與憤怒。小提琴手林曉恩,她的琴聲總能在校園裡迴盪,如今卻面臨無聲的未來。她緊緊握著手中的弓,彷彿握著最後一絲希望。
傳統的思維就像一道無形的牆,將學校和學生困在「學科優先」與「保留音樂」的二元對立中。學校認為,犧牲音樂是為了學生的未來,學生則認為,沒有音樂的校園,就像失去色彩的畫布。
曉恩的母親,一位學習了「第三選擇」思維的教育工作者,決定站出來。她沒有選擇對立,而是選擇了溝通。她找到校長和數學老師,提出了她的想法:「能不能將音樂和數學結合,創造一門新的課程?」
起初,校長和老師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他們難以想像,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領域,如何能產生交集。但曉恩的母親沒有放棄,她耐心地解釋,音樂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數學元素。
「想想看,」她說,「音符的時值,不就是分數的概念嗎?拍子的強弱,不就是規律的數學模式嗎?」
老師的眼睛亮了起來,他開始意識到,音樂並非只是感性的藝術,它同樣擁有理性的結構。經過一番討論,一門名為「旋律方程式」的課程誕生了。
在「旋律方程式」課堂上,學生們不再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而是主動地探索、創造。他們用數學公式分析樂曲的結構,用音樂節奏理解數學的規律。音符變成了跳動的數字,方程式變成了優美的旋律。
曉恩在課堂上如魚得水,她發現,數學並非枯燥的符號,而是能讓音樂更精準、更有力量的工具。她的琴聲,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更有層次。
「旋律方程式」不僅沒有影響學生的升學,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們發現,學習不再是單一的任務,而是可以跨領域的探索。學校也因此擺脫了升學率的束縛,重新找回了多元發展的價值。
這個故事,像一首輕快的樂曲,告訴我們,當我們願意跳出傳統的框架,用開放的心態去思考,就能在看似矛盾的困境中,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而創造力和協同合作,就是那把開啟無限可能的鑰匙。
➤六頂思考帽
除了「第三選擇」的概念之外,我還想為大家提供另一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六頂思考帽。「六頂思考帽」透過六種不同顏色來代表六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在創意思考與決策過程中,更全面地考量問題。當團隊成員意見相左時,這個方法能引導我們換位思考,透過不同角度理解對方的立場,進而提升同理心,讓討論更具建設性,減少衝突,提升團隊合作的效率。
以下是六頂思考帽的代表意義:
- 白色思考帽:代表客觀與數據,專注於事實、資訊與數據分析。
- 紅色思考帽:代表感受與直覺,關注個人情緒、感受與直覺反應。
- 黑色思考帽:代表風險與批判,負責找出問題、風險與可能的缺點。
- 黃色思考帽:代表樂觀與機會,強調正面價值、利益與可行性。
- 綠色思考帽:代表創意與可能性,鼓勵創新、突破框架的思考方式。
- 藍色思考帽:代表組織與控制,負責統籌思考流程,確保討論有條理進行。
❙ 總結:心靜才能心安,心安才有能量
試著靜下心來,因為只有內心安定,能量才能真正發揮。在面試中,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意見與主管不一致,你會怎麼做?」這是一個常見的考題,考驗的不僅是你的應對能力,更是你的情緒管理與溝通智慧。
回想運動場上的頂尖運動員,他們幾乎總是面無表情,讓人無法從外在判斷他們的情緒——是生氣?開心?還是沮喪?這樣的心理素質,讓對手無法預測他們的表現,尤其對於棒球投手來說,更是關鍵。
「心的試煉」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在職場上,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挑戰,有時候甚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讓我們感到煩躁或憤怒。當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高敏感度的人,我學會了覺察自己的情緒——當我生氣時,與其急著解決問題,我應該先處理自己的心情。因為當內心穩定時,事情往往也能迎刃而解。
---------------------------------
...關於分享者...
※連繫:FB 蔡興正 ⦙ Line@:@503ijslo
※電郵: projason.tsai@gmail.com
※證照: 孫易新心智圖講師班﹙2014﹚ | 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 | Google全球教育家
※課程:1-1 學生筆記 | 成人筆記 | 數位軟體 線上教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