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是目前職場最佳的註解。為何? 過去,我們會想贏在起跑點,好讓自己能進入一家明星公司,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不過,現今就不必多說,這種「單點職涯」作法似乎已不常見,取而代之的是「多重職涯觀點」。 過去,人類的壽命約為70歲,同時會經歷三個階段:教育、工作、退休。如今,隨著醫療、科技、食物…等進步,人類的壽命每1年,會增加2~3個月,活到100歲已不再是不可求,也非特例。 問題來了,壽命延長帶來另一項問題,就是退休階段的延後,甚至是消失。同時,多次的進出職場,轉職也變成是常態。那麼,既然職涯有如此大的轉換,搶快並非是唯一的選項,如何讓自己工作到七十五歲,反而是另一種挑戰。 過去,職涯發展並沒有受到過多的重視,如今看來,我們是否該重新更為慎重的來看待。若要能走得遠,不妨就從大學開始與孩子討論與準備,好讓自己職涯更為順暢。讓我們共同來閱讀《 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 》之菜鳥起飛篇。分享三個觀點給你… Photo by Pang Yuhao ❙ 科系不重要 曾有學生問作者:「念了那麼多年大學或研究所,如果工作和自己所學的科系無關,是不是太浪費了?」我想反問的是:「如果你念了某個科系,就因為怕浪費所學,而去從事不喜歡的職業,或放棄本來很想去的公司,只因為認為工作應該和念的科系相關,這就不叫浪費嗎?」 所以,當年輕人問作者:「我念的不是行銷科系,可以進公關公司嗎?」或「我學的是理工,當業務會不會太浪費?」作者的答案絕對是:「有何不可。」畢竟職業的種類遠遠大過科系,同時到職場上,每一間公 司 或是每一種職務都會不斷的變化,科系與職務並非是絕對的相關。 世界變化太快,職業類別一再翻新,別管在學校裡學的是什麼,有興趣的領域就直接去接觸看看、做做看。 沒有行動永遠都是霧裡看花,看不清楚。 這意思就是無論現在的條件如何,就是要想辦法試一試,根本都還沒試,怎麼可以先自己嚇自己,提出這麼多「可是」,如果還沒嘗試就退縮,永遠無法證實自己的想法可不可行。可惜這年頭喜歡自己嚇自己的人還真多,稱這是過度幻想恐懼症。 如果你很嚮往一個工作,不會因所學不同就輕言放棄,而是會想盡辦法靠近它、實現它。譬如你對行銷有興趣,但非相關科系畢業,你會去買行銷類書籍來閱讀進修,會去報名行銷課程,會去請教業界朋友,會上網蒐集嚮往公司的職缺、所需,然後自己平常就加強。 你若真心嚮往,就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