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希望是? 今年要把英文學好! 今年要開始上健身房! 今年要養成閱讀習慣! 今年要開始寫日記、寫文章! 一年後會是如何呢? 國外有調查顯示, 80%的新年新希望,往往會在新年的第二個月就以失敗告終 ,然後年復一年的循環…… 雖然如此高失敗率,不過,許願的人會變少了嗎?不會的… 理由有兩個: 第一,人們之所以會想在新年度的一開始,立下嶄新的計畫, 起源於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期許著自己能變得更好 ,都想在某些時刻啟動改變、戒除陋習,創造出更好的自己。 第二,之所以一再反覆,打掉重練,則是因為理想目標與真正能夠執行的狀態之間,有著過大的落差,而且過程中又沒有找到正確可行的有效計畫,所以往往會從一開始的興致勃勃,到最後變成不了了之。 其實,你要放輕鬆,你只是沒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 您可以試試以非慣用手拿鑰匙鎖門、試著提早一個路口過紅綠燈、試著換換咖啡口味、試著做一點跟平常不一樣的事情,您會發現之前做起來毫不費力的事,變得都要多想一下,感覺不太習慣,甚至可能覺得有點不順、有種腦袋在打架,卡卡的感覺。 那是因為,大腦裡面原本習慣的神經迴路路徑,被您改變了!這種需要多想一下,卡住、不流暢的感覺,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會讓人覺得耗神疲累,無法堅持,會讓我們想要選擇回到改變前的習慣「舒適圈」,繼續原有不費力的慣性模式。 「知易行難」是一般大眾無法達成目標的主要原因。本書的目的, 即在透過行為習慣的心理運作機制,說明造成「知道卻做不到」的主要原因。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一書,提出了十大法則,書中更是提出「分子化通用心理技能」的概念,將關鍵心理基本動作介紹給大家,當熟練這些基本動作之後,自然可以流暢變化出各種組合套路,練就出強大的心理力,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應變自如,如魚得水般享受健康、成功與快樂的人生。 》用科學角度來突破知難行易 「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我要開始改變」,這些念頭,相信一定不只一次出現在您的腦海。或許您也曾經用過一些方法,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從前面改變習慣的例子,相信您已經知道,要改變舊有的不良習慣,得先在大腦中建置一條新的神經迴路。 神經迴路如同我們常見的小河,舊有的小河,是完全不費力地就匯集了99.99%的水流; 剛開挖的新水道淺淺的,可能只有不小心灑過去的0.01%,感覺對新道根本完全沒幫助 ;反覆經過十次水流之後,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