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0的文章

閱讀旅圖: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

史丹佛,高材生的代表詞。為何很多學生都有上心理學,其內容為何?有點好奇,原來不論是誰,都想要讓人生順利。身上背負著史丹佛的影子,為了能登上成功階梯,心理素質的成長更不可或缺。  從設定目標,到為達到目標而要改變自己,其中具體的步驟為何?就來讀讀這一本以心理學講義為主,所出版的書《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 》,讓你擁有與史丹佛學生一樣強韌的心理素質,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 ❙ 重新找回自己的幹勁 「真是沒幹勁。」這句話時常會聽見,不管是上司對表現不佳的下屬說、父母對兒女說,還是自己對自己說。「看起來沒有幹勁」這句話,應是在說幹勁是會消失的東西。 在心理學的世界裡,會說「幹勁並不是一種物品,又何來失去?」 更何況人類其實是始終充滿熱情以及幹勁的,只是你沒有將它引出來而已。 ↑來源 當抱怨「提不起勁工作」時,大多數情況只是你找不到具體方法,來滿足自己所擁有的熱情與幹勁而已。當這樣的欲求無法被滿足,就會感覺到想工作的能量正逐漸消散。每個人身上都擁有三種基本正向動力: 關聯性 :感到與他人、群體或遠大的重要目的或目標有所連結。 自主性 :能夠自由決定左右人生的行動或選擇。根據自我意志採取行動或選擇,若能與重視的事物相一致的話,就能成為達成目標的助力。 熟練 :知道自己有能力處理眼前欲著手的事,或者知道自己能在某領域有所貢獻,同時可學習且提升能力至自感滿意程度。 當以上動力被滿足時,人們更加能體會到幸福感,變得更為健康,人生也會感到富足。而當我們能藉由工作來滿足這些欲求時,我們就能稱做「充滿幹勁」。 當覺得在工作上提不起幹勁時,大多情況是自己的需求在職場上受阻。因為基本動力沒有被滿足,所以「想要變得輕鬆」「想要立刻滿足」這些「反面衝動」就會越發顯著。當然就會有沒有幹勁的假像。 若你沒有辦法找到體會「關聯性」「自主性」及「熟練」的具體方法、只想避開不必要的努力或壓力的話,你越會這樣想。因此,避開不愉快的事、得到短期快樂這種「基本衝動」,就會優先成為你的第一順位。 所謂「幹勁消失」這件事,在大多數狀況下就是指這種狀態。就如同以下情形:星期一憂鬱、不想到公司上班,或耽溺於其他比較快樂的「消遣」、工作進度大拖延。 幹勁消失並不是關鍵的問題,而是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若是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為運用「工作塑造」。 工作塑造,指將工作從「被指使」的狀態,...

閱讀旅圖:要忙,就忙得有意義

那天,帕利卡博士談到光線的速度,而我聽到「人生的速度」。他講起E= mc^2,我再次想著人生就這麼似箭飛逝,一日復一日,一季復一季,還真是瘋了。 無論你是悲慘不已,還是欣喜若狂,一月仍復一月,如浪潮般湧來。無法從頭,無法復回,壞事接連發生。但我轉念一想:等等,好事也接連發生,光一個吻就能讓時間慢下來。 ~卡蘿·韋斯頓﹙Carol Weston﹚《人生的速度》﹙Speed of Life﹚ ❙ 沒時間嗎?大忙人這樣做找出空檔 一個夏夜裡,我坐在屋後的門廊,凝望美麗的長春花,不禁讚嘆:「美啊!」 管理時間也是一樣。種花的人必須了解他的花園,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樣子,然後每天照料,因此換來花園與人生的美麗。冥想導師德寶法師在其著作《進入禪定的第一堂課》中寫道:「專注給你時間,時間給你選擇,善加選擇則有自由。」 我知道自己的時間用在哪裡,選擇像園丁照顧花園一般做好時間規劃,而這改變了我的人生;同樣的選擇也改變山丘小學和瑞迪克小學師生們的人生。我覺得自己好像有了更多時間,行程表意外地有空間。我相信它也能讓你的人生更輕鬆。 起先,我只是想知道自己時間是用在哪裡,可以分享在部落格上。以下是作者的記錄: 在二O一七年七月十四日週五下午一點至一點半眼庫大壁訪談。 那天我在早上六點四十五分起床,花四十五分鐘處理學校資料,傍晚花三十分鐘確認堆積如山的信件裡沒有藏著帳單。 我記得在七月二十一日週五上午九點半跟湯姆斯訪談,在那之前花了三十分鐘練習隔週要在華盛頓特區對實習生做的演講,下午則跟本書的編輯通電話 (雖然是談另一個計畫),晚上六點十五分至八點半則是去紅花鐵板燒,享用「大孩子專屬」的美食之旅,來回的交通時間包括在內。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項「專注」實驗的意義開始遠多過於此。我發覺每一天留意各項時間,會改變自己對時間的感受,並且帶來了更有滋有味的生活。 ↑來源 各行各業的大忙人都能「靠持續記錄時間」找出自己的空檔。 二O一七年五月,我收到一位名叫德魯的年輕人來信,當時他大二,在羅耀拉大學主修財經。他分享自己修的一門領導課,要求學生們記錄時間,然後他決定記錄整個學期共十六週的時間﹙我也因此很快發覺他是高材生﹚,包括上課、讀書、睡覺、找實習,以及負責兄弟會的招募事宜等。他計算每週的總時數,了解自己是達標或落後,並探討其中的原因。 時間能讓我們發現空檔,留意到自己有空檔,然後選擇閱讀而非做其他事...

閱讀旅圖:工作哲學圖鑑

擁有明星級的待遇,相信是許多人的夢想! 天才少年羽球王子李宗偉在職業場上大放異彩,但還是避免不了身體的問題,只能提前中斷職業之路。 我想李宗偉已是知名人士,再回頭看看現在的運動場。一樣是棒球天才少年的小葉,心中想著當然是順利成為職棒球員,然而,天不從人願,在選秀會之前的練習賽中,肩膀嚴重受傷,職棒之路破碎,在絕望之際,下一步又該如何呢? 「無論如何都要成為棒球選手!」這種想法單純有力,同時也將自己塞進一個框框中,一旦這個框架被拆解,熱情就無所從去。陷入茫然之中… 這時思考下一步的要點在於,將這一股「嚮往」的狂熱,轉化為一種用一輩子去實現的意義,熱情便能昇華,眼前立刻就會顯現豐富多樣的選項。 以「棒球」為出核心點,創造出屬於精彩比賽的工作,就能看見「棒球手套開發人員」、「運動心理學教學」、「球場的天然草皮照護者」,一樣可以在「棒球」的世界中工作一輩子。 ↑來源 從既有的選項脫離,進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這樣一種思路,稱之為從「嚮往」深化為「意義」。這個例子,來自《 工作哲學圖鑑 》一書,除了打開自己的視野之外,於未來多變的職涯中,看看作者給我們哪些建議,讓我們的職涯走得更順暢。 ❙ 知識與能力的整合 一、追求卓越、排除平庸 在職場上,若是具備單一特定領域的深度、技能,會以「I型」人來稱之,然而在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之下,技能與知識若不能深化,使人工智慧無法取代,否則就會有被淘汰的可能。因此,跨領域與通用性﹙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知識,也需要進行修煉,以期能從不同角度的複眼式發想,這樣的人才,稱之「T型」人。 未來於職場上的能力,大致會朝向這幾個面向發展: T型:目前企業最需求的人才。 丌型或H型:指具有混血感與跨界思維的人才。 I型與一型:關鍵在追求卓越與突出,例如,I型的優秀工程師,可以用手指感覺到百分之一毫米差異的車床師傅,機器人是無法取代的。 二、後天修煉知識與技能,需要融入思維特質 小葉與小謝兩人都擁有最高段的電腦程式語言,小葉的行為特質是「一絲不苟、仔細認真」、「樂觀思考」,當這些行為特質融入後天的知識與技能,小葉建置的系統可靠度佳,容易獲得周圍的認可,被視為可以做出成果的人。 相對的,小謝的行為特質則是「容易失去耐性且缺乏專注力」、「做事粗心」,這些特質當然會影響最後產出的結果。 ↑來源 「會做…」和「能做出成果」這是兩碼子的事,知識與技能只是執行工作時用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