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要如何學得好?這是一個問題,設備、老師、還是…比較安全的答案,應是萬事俱備,不過,聽聽這這一個觀點。
當我們真正要學會一項技藝時,聽說有一位造詣相當高深的技藝專家說過這麼這一句話:「技藝的秘訣不是向師傅學來的,而是偷來的!」這一句話真正的涵義是說,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習者沒有强烈的學習意念,那麼他學什麼都學不好。
當然,技藝和學問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但是,我個人認為,就學習者積極意志的重要性這一點而言,兩者完全是一致的。處於被動的形態下根本無法從事學問的探討。做學問要自動自發,絕不能依賴誰來教你。
依照這種看法,現在教育制度下的學校很難說是從事學問或學習技藝的良好場所。坦白說,現在的學校裏,老師們實在教得太多了。過度熱心的恨不得把一切都教給學生,但只能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些自古傳承下來的精神,逐步的消失中,但我仍相信,中心的想法應是不變的,而是在有中心思想的背景之下,去改變做法才能得以真正的突破。一同來回顧日本民俗學者梅棹忠夫先生作品,當年的中譯名是《知識誕生的奧秘》,寫成於 1969 年。
❙ 知識的斷捨離與產出
知識時代之下,每一個人當然少不了資料的,面對這些資料並活用這些資料這個問題,是每一個人都需面對的問題。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資料整理方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結果研究室亂七八糟的,東一堆、西一堆,到處是資料。為了防止混亂不斷發生,倒有一個「割愛法」可以使用。就是說,盡量把自己關心的領域縮小,而將沒有直接關連的資料全部割愛。如果能够如此這般的把自己的專門範疇界定下來,那麼必要的參考資料也就少得多了。
如此一來,整理資料的工夫也就輕鬆得多,工作室可以維持秩序井然。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變成視野狹窄、精神萎靡的「井底之蛙」。仔細檢討起來,其實這將資料斷捨離之後容易掉入的陷阱,應該時常自我警惕。而且,倘若資料整理得宜,此種缺憾應該可以避免。以自己的專業為主軸,再利用跨界思考的技術,不斷串連相關的知識。
時代的演化之下,現在情況已有顯著的不同,知性活動之逐漸被肯定具有生產意義,就是現代社會的特徵之一。當然,「知性生產」這個名詞大家聽起來也許還有點不太習慣,但這正具有象徵現代潮流的正面意義,希望大家容忍它、接納它。此外,更希望大家對於人類的「知性活動」的認識不要侷限於「教養」,應該進一步認定這是積極參與社會的手段。
在此種定義下的「知性生產」,豈非任何現代人的共同問題嗎?學者、學生、作家,甚至可以廣泛的包含所有資訊產業工作者。何況目前我們生存着的社會正超越上述這些工作性質的人,使知性生產普遍的發生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個人獲得資訊或情報,加以整理、思考;進而提出結論,傳達給別人,也付諸行動。這些事情儘管有程度上的差別,却是每一個人非做不可。
❙ 生活的技術-札記簿
於工作的歷程之中,有一件事留下清晰的印象—那就是達文西的札記簿。更明白的說,有關札記簿的描寫變成記憶的橋樑,因此,儘管這本書是很久很久以前唸過的,到現在也常常可以清晰的回憶起來。作者梅列柯夫斯基到底根據幾分史實寫成這本小說?梅棹忠夫自述說是無從知道的,然而,不管怎麼說,確切的透過這本小說從達文西手中「獲得」了札記簿。
在《眾神的復活》這一本書中的達文西,正如同一般人所知道的,他是個萬能的天才。可是這一位天才却有一種奇特的習慣—他的口袋裏經常有一本札記簿,任何大小事情、不論重要不重要,什麼都記在簿子裏。上街時,把在街上經過的人的臉部特徵記錄下來;弟子們上街買東西回來,他就把每一樣東西的價錢問清楚,並一一記下來。簡直沒有任何意義的事他也記得一清二楚。
當然,當時還在唸高中的梅棹忠夫,對於這一位偉大的天才的全貌根本不可能有所理解。但是却能够了解到,達文西在札記簿上鉅細無遺作筆記和他的偉大之處必然有所關連。並且,為了儘量接近偉大的達文西,因此學他作筆記。由於有了這段因緣,我才養成寫筆記的習慣;而此種習慣,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也依然繼續着。
寫在「札記簿」上的是「發現」。在每天的經驗中,遇到具有意義的事,覺得這蠻有趣的,就把這些事物、現象統統記載下來。或者把自己的一些構想寫下來。並且,絕對不是單純為了備忘而只寫下幾個字或幾句話,而是寫一篇正式的文章。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它可以是一篇短短的論文﹙或論文的原稿﹚—至少它已經具備論文的架構。每天每天,捕捉種種發生過的現象,一篇接一篇地寫下這些「迷你論文」。經年累月蓄積下來,自然就成為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知性活動」紀錄。
聽說評論家大宅壯一唸中學時,能够在前往學校的途中,在自己的頭腦畫好格子,並一格一格的想好寫什麼。也就是說,他能憑空撰寫文章。這是一種思維上的「心算」方式吧。然而「發現的札記簿」在原理上却剛剛相反。事無鉅細,要全部寫成文章。小小的發現、細微的念頭,全部寫成文字,一個也不放棄。
此種方式多少要下點工夫,所以不能享有憑空夢想的快樂。正因為如此,它能够關照到「憑空心算」時注意不到的問題。梅棹忠夫認為,如果能毫不懈怠的不斷寫「發現札記簿」,那麼不僅可以使觀察愈加正確,思考也可以愈加精密,是一種優良的訓練法。
Photo by Barthelemy de Mazenod
❙ 有效的材料蓄積法在處理數學式子時,心算與筆算各有特色,而在開發思維時,「空想」與筆記也互相迥異。當然,這些問題的處理多少會因各人的個性、習慣等有所不同。
不過就梅棹忠夫自己的經驗而言,在學理的觀察、邏輯的組合等方面,確實以不做筆記而由憑空思考方式略勝一籌。然而在材料的蓄積方面就大不相同了。做為思考材料的事實紀錄以及命題等,當然是要儲存在我們的記憶中,而再善加應用的。
原有資料往往可以因為變更組合方式而帶來新發現。可見這並非單純的蓄積知識過程,而是一種知性創造過程。因此,與其說卡片乃是「蓄積的設置」,不如說是「創造的裝置」來得恰當。
這就像把肉眼看不見的腦細胞功能,利用卡片的方式讓它暴露出來,可以讓我們看得見。或是說,藉由可以看得見作業過程以協助內部作業。
正因為如此,卡片累積得再多,也不必太過於在意分類方法。老實說,分類方法的決定往往徒增思想或研究範圍的限制而已。在一種綿密週詳的分類體系之下,許多卡片將隨著窒息而死!因此,分類大可不必太嚴格。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那不算是分類。因為,實際上一個學者往往不是根據知識的客觀內容去分類的,而是以主觀的喜好去區別而已。甚至有一部分本來覺得很有興趣的,如果嚴格追究下去,連自己也未必能清晰的掌握真正的關心所在。—這種情況也不算稀奇。這時候,另外設一個「未整理」、「未決定」的項目,暫時擺在一邊就可以啦。這些「未整理」的卡片累積再多都無妨。因為這正是產生嶄新的創造性思考的源泉。
再強調一次,卡片的分類並非那麼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翻閱它們才是最重要的。把卡片取出一部分,嘗試作各種不同的組合,如此反覆作業的話,幾萬張卡片也不致於發生冰凍的問題。
資料很多會帶來不安,要如何才能做呢?人類本身為了經常保持着像一般人的狀態的話,必須如何著手。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把人類的「不安」盡量減少的問題。在建立整理和事務處理系統時,所要求的並非「時間」,而是生活的「秩序與靜諡」。
水向下流去時,一路上難免有些高高低低的地方。水流遇到這些阻碍而造成旋渦。水流在浙瀝嘩啦的響聲中帶着泡沫、波濤、旋渦而奔流着;這種狀態叫做「亂流」。當一路上沒有任何障礙物時,再多的流水也不會發生聲響。這時候,甚至用眼睛觀察也不曉得水究竟有沒有在流動。此種狀態就叫「層流」﹙laminar flow﹚。
知性生產技術的重點之一是,如同在水流中盡量清除障碍物使水流通暢一般的,在日常的知性活動中也能盡量排除情緒上的亂流,以保持精神上的「層流」狀態;也就是努力創造精神上的安靜。
❙ 創造性讀書的讀書法
讀書很重要,大家都知悉,然而,比較重要的是讀書筆記的內容本身。讀完之後將寫下什麼樣的筆記呢?就梅棹忠夫而言,卡片也好、備忘也好、摘錄也好,就我個人而言,我只寫下「有趣」的部分,作者認為「重要的部分」一概不去管它。
原因何在呢?因為作者結構起來的脈絡已經呈現在書本裏,成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如果循作者的脈絡進行摘錄或筆記,其結果製作好的卡片不是完全和原書一模一樣了嗎?這也是一種浪費。與其照着原書抄一遍,不如再唸一遍就得了呢?
有關於「文字脈絡」,只是一些支離破碎,難以貫穿起來的東西,並且只在轉瞬間出現而已。因此,非迅速地捕捉下來不可。在畫線時,將瞬間的靈感也簡單地寫在空白的地方。類似此種觸類旁通的思考、聯想有如一道閃電似的,只憑畫線無法在事後回憶起畫線的目的或動機。
此種讀書筆記的方法,事實是從「發現札記簿」延伸而來。或者說,它本身就是「發現手册」的一種。讀書就是為了引發「發現」的觸媒作用的手段。讀書的重要目的在正確把握作者的思想體系,並進而開發、培育自己的思考。
...參考資訊...
►更多訊息 https://www.cpfs.com.tw/
※ 延伸:歡迎揪團學習 ►學習地圖
※ 連繫:通知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