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習慣善用「提問」和學生連結起「對話關係」,更在退休前的最後一年,去接生教組長,真的有夠憨呆!老師的夫婿,給了一個封號稱「全國最老的生教組長」。這位老師,努力改變生教組長「叫叫叫、訓訓訓」的刻板印象,努力改善生教組長與學生的互動模式,努力規劃「重『因』更甚於『果』」的生活品德學習,讓人刮目相看。
為何這位老師如此的有信心呢?來看看如何帶學生討論,有任職過老師或當過學生的家長都知悉,小孩私下講個不停,但對於課堂上老師的問題,似乎有如沉入大海一般。然而,這位老師利用「對話教學」讓孩子踴躍參與的主要原因,關鍵在於這位老師總是從「輕鬆的閒聊」開始!在輕鬆中,創意可以自在飛揚;在輕鬆中,價值可以如實展現!好樣的,請問老師如何來提問呢?
這是老師使用第一張投影片跳出眼簾時,孩子「啊」的一聲,因為人數好少唷!對話提問:
- 這一班小學生共有幾個人?
- 這班同學有什麼特色?
- 你喜歡這班同學嗎?為什麼?
- 事實上,這班同學有十五個人,猜一猜,還有一個在哪裡?
有無發現,這樣的問題實在很好回答,但為小朋友會如此專注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教學法呢?答案是意識會談法,一起研究看看《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活用四層次提問的有效教學》這一本書吧!
❙ 意識會談法
「意識會談」是什麼?這是出自於陳怡安教授學習的「意識會談法」,有效的幫助了我經營出「和諧的師生對話關係」。陳教授對意識會談法所下的定義是:
基於對生命的肯定,
透過對話的機制,
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
營造和諧的共同體。
作者慧慈老師對上述定義的每一句,都有我的詮釋!我覺得這是一個教育者對生命的看法,很完整的保留如下:
基於對生命的肯定:每一個生命都希望被肯定!在「被肯定」中長大的孩子,有信心!所以當我與孩子對話時,對這個生命的肯定與否,會影響到我對他所發表的意見「升值」或「貶值」。孩子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他說的話,是不是全然被我聽到、被我聽懂,也影響著這個孩子後續與我的對話動力。
透過對話的機制:人,生而好談!透過對話可以相互啟發,刺激多角度的思考,不斷的溝通建立彼此共識,還可以進一步消弭紛爭。有別於一般傳統教學的單向講述,老師可以聽到更多元的孩子心聲。要謹記:提問的目的,是要讓參與者能回答;所問的問題,要大部分的人願意回答。
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團體討論可以創造「人人得參與,個個被接納」的機會,讓彼此在對話的訊息激盪中,增加不同意象的刺激,創造改變意象的機會。因為思考的引擎被啟動,有一群思維比較窄化的孩子,藉由聽聽同年齡孩子的經驗、聽聽同年齡孩子的語彙,可以刺激自己更寬廣、更立體的意識。
營造和諧的共同體:陳怡安教授說「自覺是治療的開始」;我則相信,當一個人「有自覺」就必定「能自決」。組織共事,最期待的當然是出於自我決定的力量,才能自我負責!
❙ 意識會談的「四層次提問」設計
慧慈老師先來談談帶領「意識會談」前的問題設計,習慣稱它為「四層次提問」,也就是回應到人類的四種學習能力 ﹙記憶、覺受、詮釋、創造﹚而提問。大致是如下的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引導參與者「消化客觀材料」的記憶性問題
問媒材﹙一段話、影片或是一本繪本﹚中出現的內容,換句話說,學員只要運用五官的直覺能力,就可以很容易回答得出來,而且幾乎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答對。這個層次的問題設計,目的在激勵學生的參與,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回答中,多給予肯定,進而喚起學生更多參與的信心,樂於聽自己,也聽別人。
第二層次引領參與者「提出對客觀材料之個人回應」的覺受性問題
這個層次的問題是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所以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稍加思考,也就是運用「直觀」的學習力對材料做回應,雖然容許有一些些自己的獨特感覺,但仍要尊重材料本身的客觀性。透過這一層次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作者安排在主題背後的寫作動力。
第三層次引發參與者「對材料加以詮釋」的詮釋性問題
這一層次可以藉由個人「抽象」的、「概念」的學習能力,達到「驗證性」的目的,問題的設計要能引出個人的生活學習經驗,藉以解說材料中作者的用意。通常進行到這個層次,團體間已經達到彼此皆能本著「開放的心靈」去聽,也能接受團體中不同的看法。帶領者在這個層次要善用參與者的材料,掌穩意識流,這個層次往往是能否引發「靈光爆破」、達成團體共通意識流的重要引信。
第四層次激發參與者「思索人性本然面深層掙扎」的創造性問題
經由前一層次會談中,因個人經驗而激發出的開放性詮釋內容,正好將材料自然地消化到人性中,也就是藉由人的「創造力」去和「真理」對話。融洽的意識會談,有時還能幫助個人解開掙扎性的問題,找到行動力的源頭活水,甚至得到永恒真理的啟示。
❙ 意識會談的案例
慧慈老師學成之後,回到學校,依樣畫葫蘆的循著陳教授所傳授的「四層次提問」,和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一場師生都感欲罷不能的對話教學。過去的教學方式,她會直接講述作品的名稱、年代,畫家生平,然後讓孩子們模仿或創作。
教學久了,總是會有瓶頸要突破,慧慈老師第一堂運用「四層次提問」的意識會談法課程設計是:認識雷諾瓦!畫作是帶領學生參觀「黃金印象 奧塞美術館」名作中,最受學生喜愛的雷諾瓦之作《彈琴少女》。
雷諾瓦的《彈琴少女》的「四層次提問」問題設計如下:
第一層次:
- 畫面上有幾個人
- 她們在那裡?
- 她們在做什麼?
- 還看到哪些景物?
- 在畫面上可以找到多少顏色?
第二層次:
- 量最主要的是顏色是?
- 這個主要的顏色帶給你什麼感覺?
- 你想彈琴少女彈的是什麼曲子?
- 旁邊陪伴的人是誰?
- 說說看雷諾瓦安排陪伴者的用意在哪裏?
- 畫裡的兩個人有些什麼對話?
- 誰願意來表演她們的對話?
- 從這兩個人的姿勢判斷她們的關係如何?
- 如果改變一些姿態,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呢?
第三層次:
- 從這幅畫的欣賞,有沒有讓你想到生活中類似的情景?
- 你認為畫家想透過這幅畫表達什麼意涵?
- 你有沒有和好朋友一起做過什麼讓你懷念的事情?
第四層次:
- 從這幅畫的內容,你有沒有學到什麼?﹙如:學習氣氛的營造、興趣的延續等。﹚
慧慈老師說,這是她不純熟的第一次提問練習,但,清楚看到學生們由於第一層次「記憶性」的問題簡單好答而回應熱烈,因為只要視力正常,幾乎都可以回答得出來,所以參與度很高,即使學習稍顯落後的學生,也有勇氣搶著說。一時間,教室裡的對話氣氛,好濃好濃!也好暖好暖!
第二層次屬於「覺受性」的問題,引發了學生們的想像力,因為沒有「對錯、好壞」,激起學生們的許多聯想,最重要的是讓平常「很怕答錯」的學生放膽說出心裡的想法。天馬行空,任我遨遊!不過,都還是在這幅畫的議題討論上。慧慈老師觀察到孩子們已經跳脫對一幅畫的「平面」思維,而有了立體的個人見解。
第三層次是「詮釋性」的問題,讓這幅畫走進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中。慧慈老師驚訝於曾經認為話多、嘴碎的孩子,其實是可以侃侃而談他們的生活故事,只因過去的權威教學、進度壓力而犧牲了這群孩子的發表慾望。更重要的是:因為容許對話,這些平時喜歡說「五四三」引人注意的孩子,反倒專注許多,因而反省著自己的教育理念!
第四層次是「創造性」的問題!
誠實的說,因為慧慈老師還是想把學生帶回到美勞課的教學目標—認識畫家生平,而設計了這些提問,不然,從第三層次的「你有沒有和好朋友一起做過什麼讓你懷念的事情?」可以很順暢地發展成「請畫下那深刻的畫面」,也是不錯的點子!
❙ 生活之中的意識會談
其實,不只有孩子容易在團體會談中被感動而有行動,漸漸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談自己的心情感受、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的大人們,只要透過「意識會談」的有效提問,也可以輕鬆自然的引出他們心靈深處的陳年往事,並藉著真誠交流,啟動很久不轉動的思考引擎。
Aaron Dinham / Getty Images﹙圖片超連結﹚,此圖片非書中的圖片,只是示意圖
感謝馬來西亞王增文校長慷慨授權刊登他兩位相差八歲的寶貝女兒的這兩雙鞋!慧慈老師到馬來西亞帶領華校老師精進「全面接納」班級經營的講學時,始終心無旁鶩地參與兩天大小不同的兩雙鞋,乾淨、髒污程度有別,鞋子主人的天生氣質也差異懸殊。
「兩雙鞋」的故事來自何處?原來是研習課程的王校長,在下課時打開手機「秀」出這張照片。王校長說著拍這張照片的當下心境,說著兩位寶貝女兒差異懸殊的天生氣質,說著做為一位父親在「全面接納」上遇到的挑戰,更說了身為一校之長,領悟到「該」如何接納來自不同家庭的幾百位學生的經營策略!
回臺灣後,慧慈老師經常在「親職講座」和「班級經營」演講中,引用這張「兩雙鞋」來談如何做好「接納個別差異,進而因材施教」的生命課題!
慧慈老師的提問仍然是層次分明的:
第一層次「記憶性」的問題:
-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麼?
- 這兩雙鞋有哪些不一樣呢?
第二層次屬於「覺受性」的問題:
- 猜猜看,這兩雙鞋的主人是什麼關係?
- 再猜猜看,這兩雙鞋的主人有什麼不同的個性? ﹙生活方式?興趣專長?學習特質?﹚
- 如果你是這兩雙鞋主人的家長﹙老師﹚,會面臨哪些教育﹙教學﹚上的挑戰?
- 你會用什麼態度跟他們相處?
第三層次是「詮釋性」的問題:
-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曾經遇到差異這麼大的兩個朋友﹙同學、同事、家人……﹚?
- 你曾經有過適應上的困難嗎?
- 你怎麼接納他們的不一樣?
第四層次是「創造性」的問題:
- 經過這場會談的故事交流後,你對自己的「接納功課」有什麼新發現或新學習?
- 離開會場後,第一個讓你想重新接納的對象是誰?
同樣是紮紮實實的達成了「提問有層次,教學有深度」的會談效果!
❙ 總結
蘇格拉底說過:「沒有經過反思的生命,找不到意義。」慧慈老師的恩師陳怡安教授也說過:「沒有經過交流的意識,得不到共識。」而且,能有意義影響行為的學習,必定是透過「自我發現」與「自我調節」,只要與「既有的生活經驗」連結,孩子可以學會任何事務。
所以,經營「對話關係」,首要記住的是:「提問」比「給答案」更重要!不論是在「進行團體討論」或想「讓組織建立共識」,帶領人都需要耐心的提問,專注的聆聽,再從成員分享的意見中,找出團體的共識流。因此,用心「設計提問」,不要急著「給答案」,致力於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是帶領孩子們進行團體討論時的重要功課!
有一日,慧慈老師讀了英業達前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從「兩岸年輕人的競爭力看臺灣學校教育內涵」的一篇演講稿,被震了一下!溫先生語重心長地指出:「學校要教的,不是老師會的,而是社會要的!」
慧慈老師自問,我知道社會的脈動嗎?我能教給學生他們未來要面對的社會所要的能力嗎?體貼能幹的女兒,沒興趣學那些無關她未來社會需求的東西,作媽媽的我,要如何調適呢?眾多還是擔憂眼前學科競爭力的家長,又有多少人有那樣的眼光去看到孩子未來要面對的社會需要的是什麼能力呢?什麼時候,學校教的都是孩子喜歡學,也是孩子未來將面對的社會能派得上用場的能力呢?
慧慈老師問:究竟該教給女兒和學生的能力是什麼呢?「小心對話不訓話」,「留意提問不質問」,可以讓我們對孩子的需求多一份體貼的瞭解!沒有對話就無法理解、無從善待。
成為「解決生活問題的高手」,關鍵在你們願不願繼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如何能有帶得走的能力?慧慈老師很在意的是要給學生什麼樣的能力?哪些是可以帶得走的能力,哪些是可以提昇你們未來生活品質的能力?
就好比:要教大家釣魚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給你們魚吃;換句話說:要教大家如何「覓食」,而不是一廂情願的「餵食」而已。所以,「帶得走的能力」對我來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忍受挫折的能力,是珍愛大自然的能力,更是可以不斷自我學習的能力。
❙ 更多資訊...
● 連繫: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 職人旅圖首頁 https://www.cpfs.com.tw/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