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旅圖:2030轉職地圖

 

☰ 內.容.摘.要 ☰
  • 職涯要如何來進行創新思考,跳出原有的傳統框架。
  • 未來職場技能報告,你不可不知,更重要的是要成為履歷表的一部分。
  • 職涯沒有人說準,但仍有準備的方向—持續學習與人脈網是關鍵。
去「英國」讀「日文」?妳好特﹙ㄑㄧˊ ﹚別﹙ㄍㄨㄞˋ﹚!
在英國求學,選擇申請就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的日文系就讀。

是誰?是 Sandy。這樣的思維,不得不來認識她一下。她出生在臺灣,在英國念書與生活十二年,畢業後前往日本從事「獵頭」﹙Headhunting﹚與「招募」﹙Recruitment﹚工作十年,在飛來往去的不同職場間給予雇主和求職者建議與諮詢,持續累積的海外經驗已經步上第二十二個年頭。

為何會選日文系,這是她的思考:
  1. 如果留在英國發展,必須有第2個亞洲語言來增加自己的優勢。
  2. 如果要回亞洲發展,除了英文和中文之外,第3重要的語言便是日文。
  3. 我不想畢業後還花時間去日本讀日文,想以最迅速的方式「卡位」。
  4. 我不認為自己能夠在「中英」或「中日」的環境下搶到好工作,畢竟有太多來自華語國家的優秀人才,因此我選擇了「日英」的環境。
分析上述每一步當中都有著各種抉擇。最後令作者感到欣慰的是,畢業後的求職道路上被錄取的主因竟然就是「在英國讀日文系」,他們希望擁有「跳出框架」﹙Thinking out of the box﹚思維的人選為企業帶來創新﹙Innovation﹚

面對未來不停演化的環境,這樣的思維更加有趣,邀請共同來閱讀《2030轉職地圖: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國際人才》一書。

❙ 2030轉職地圖秘技1:持續學習
學習是必要,那該如何來學習?學習什麼呢?《2019年未來職場技能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內職場與商場上不可輕忽的技術性「關鍵技能」分別為:

01. 法規﹙Compliance﹚
02. 以人為本的設計﹙Human-Centred Design﹚
03. 社群媒體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
04. 手勢識別的IT 技術﹙Gestur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05. 前端開發﹙Frontend Web Development﹚
06. 持續性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
07. 工作流程自動化﹙Workflow Automation﹚
08.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09. 人工智慧﹙AI﹚
10. 區塊鏈﹙Blockchain﹚

掌握上述關鍵技能的工作者,在就職或轉職時都能有更多的擇;正在猶豫是否該透過在職進修來取得更高學歷,或者想增強場新技能的工作者,以上領域值得花時間做深度分析。

舉例來說,前述關鍵技能的第四項到第十項都與IT、AI技術相關,對於理科人才來說尤其重要。各種軟體開發工程師都缺乏人才,而最為稀缺的是發展時間較短的數據科學家﹙Data Scientist﹚。

即使如此,擁有理科背景的工作者也不能輕易卸下心防。以前述的關鍵技能來說,以往的工程師只要專心負責階段性任務,但現在的大企業像是臉書所要求的人才,便必須具備全方位的開發能力,例如:擁有持續性整合技能的全端開發者﹙Full Stack Engineer﹚。而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PM﹚可以增加工作流程自動化技能;科技領域的職人也可以提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能,讓自己成為市場極度需要的人才。

除此之外,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未來工作報告》﹙Future of Jobs Report﹚指出「2022年 10 大新技能」分別為:

① 分析思維和創新﹙Analy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② 主動學習和學習策略﹙Ac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③ 創造力的原創性和自發性﹙Creativity Originality and Initiative﹚
④ 技術設計和程式編輯﹙Technology Design and Programming﹚
⑤ 批判思考和分析﹙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⑥ 複雜問題解決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
⑦ 領導力和社會影響﹙Leadership and Social Influences﹚
⑧ 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⑨ 推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發想力﹙Reasoning, Problem Solving and Ideation﹚
⑩ 系統分析和評估﹙System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從上述兩份資料,可能看到新專業與軟性技能,是未來重要能力趨勢。其中有過去從未重視的軟性技能,是需要大家特別注意的。

❙ 2030轉職地圖秘技2:人脈網
人脈網又分為專業人脈網與社交人脈網。

在臺灣,下班後大家習慣與熟悉的朋友相聚,也有不少人只待在自己的小圈圈,認為沒有必要花時間認識新朋友。

而在英國,有下班喝酒的英式文化,一個人去酒吧喝酒,與周圍的人聊聊時事或身邊大小事,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人脈網是自我能力提升中非常重要的軟性技能,甚至創造力、溝通力、批判思考、問題解決能力都能透過人脈網得到啟發。

❶ 專業人脈網——透過參加活動來「越級打怪」
與跟自己專業領域相關的人士打交道非常重要,除了能提升專業知識,也可以掌握其他陣營的近況或祕辛,讓自己隨時處於狀況內,不易在這場生存遊戲裡被淘汰。

領英﹙LinkedIn﹚的IT業甘苦談或快消品業甘苦談、齊聚女性領導人的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Global Women Impact Summit, GWIS)等專業論壇,都是建立專業人脈網的管道。在這樣的交流會中,彼此都是業界的敵人,卻能夠分享與討論,將對方的觀點納為自己的知識;甚至能從中認識競爭對手的CEO,找到轉職機會。

❷ 社交人脈網——習慣挫折,成為無敵
建立專業領域以外的社交人脈網也很重要,可以從「有興趣」的活動與「零經驗」的活動開始參加有興趣的活動才能持續,也能跳脫工作壓力,從中找到熱忱或天賦,增加靈感,帶來創造力。參與零經驗的活動會逼迫自己從頭開始學習,體驗挫敗感,透過面對挫折增進問題解決能力。

我很喜歡作者以自己的例子,來分享社交人脈網帶來的思考。

作者知道自己沒有下廚天賦,但逼自己報名東京製菓學校的麵包、蛋糕、和菓子專門課程;知道自己沒有舞蹈細胞,卻又逼自己去學拉丁舞。一開始我烤出來的麵包是全黑的;社交舞社團裡跳得最差的。我想體會拚命努力卻都做不成的挫敗感。

為什麼我如此虐心呢?在私人活動裡的失敗不會造成太重大的影響——你可以不去上課,但是不能不去上班。然而,在職場上的失敗可能會造成身心靈的崩壞,不放棄的精神要從「可以失敗」的地方練習,習慣挫折後,你會發現許多失敗只是小事。這也是正式打破人脈最關鍵的心態,不怕挫折。

❙ 實例篇:前人資菜鳥透過永續經營「人脈網」,33歲創業成為跨國公關公司CEO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與原先想的有落差,甚至愈做愈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卻不知該如何轉行?其實,大多數的人在大學期間設定的求職目標並不一定最適合自己。許多人都是透過與第一份工作的磨合才慢慢找出長處,往強項發展。

來看看小夕﹙化名﹚的故事——如何從第一份人資工作轉型,一路拚到跨國公關公司CEO?

►轉型成功的關鍵:第1份工作中主動讓自己「被看到」
小夕畢業於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第一份工作是在某零售集團任職人資,負責人事資料建檔、薪資處理,以及總務業務。

她笑說當時剛畢業的自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凡是公司內部需要活動主持人或跨部門協助等額外工作,她總是第一個舉手。二年後,集團長官正要接手一個新單位,需要具有公關特質與高忠誠度的班底,小夕自發性的個人特質,長官一直看在眼裡,二話不說便拉拔她往「公關」領域發展,就此開啟她的公關職涯。

►轉型成功的關鍵:第2份工作中腳踏實地經營人脈網
小夕的公關工作是「商場公關」。由於是新單位,首要任務便是提升商場業績,她也必須承擔部分業績壓力,負責場地租借或燈箱製作。小夕知道菜鳥的自己難以透過陌生開發擴大業務,於是採取二個做法:

1-對內:與集團內部的品牌和客戶混熟,維持友好關係,博取信任感,漸漸的對方便主動為她轉介優質客戶;
2-對外:她利用假日不斷進修,透過加倍的時間與心力考取所有人資相關證照,從中擴展人脈網,尋找客戶。小夕腳踏實地經營人脈網,並摸索出取得訂單的業務能力。

►轉型成功的關鍵:第3份工作從轉型中思考職涯地圖還缺少了的那一塊
某一領域做了一段時間後,都會想到其他公司挑戰自己的能力,小夕也不例外。二十七歲的她,在商場領域打滾二年多,累積了一定作品與戰力,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電視圈的客戶,發現自己對該領域充滿興趣,激發她想做出轉變的動力。

第二份公關工作是「電視圈公關」,專為電視節目談置入性行銷。在這份工作崗位上,對外是期待廣告效果盡量顯眼的廠商,對內則是不希望過度張揚廣告的節目製作人,小夕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找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磨練出溝通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小夕清楚知道,在注重輩分的電視圈環境經過相當的磨練後,不是成為資深製作人,就是自行創業,或是朝新的領域,例如:廣告業發展。於是她馬不停蹄上求職網站搜尋「廣告公關」職缺。小夕認為,每一次的轉職都是測試與反思自己市場價值的最好時機她享受更新履歷與作品集的過程,藉此沉澱下來,重新認識自己。

「經過前二份公關工作的磨練,小夕已經擁有十足的執行力。進入廣告公司後,她擔任3C線與食品線的「品牌重塑」﹙Rebranding﹚重責,苦幹實幹並展現忠誠度,漸漸獲取老闆的信任。老闆開始帶著小夕參與每一場重要會議,包括談合約條件、掌握經營數據等,補足自己所缺乏的管理力與領導力,為後續的創業之路打下基礎。

最後,三十三歲小夕即創業,成為CEO,隨著業績成長,也開始擴編團隊。經過十多年來的職場磨練,她深刻體悟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脈網與持續學習絕對是商場的成功之道。

❙ 結語:隨時更新履歷,做好轉職準備
你是否聽到身邊朋友換了不錯的工作,而且還是資方主動挖角,然後默默羨慕起他人的發展呢?

「到底他們是怎麼找到新工作的?」
「那我要怎樣才知道這些工作機會?我每天下班都好晚,沒辦法隨時上網關注,但再不換就真的沒前途了…」

三十歲到四十歲進入工作穩定期,是職涯進階的最佳時機;過了四十歲要轉換跑道非常困難。因此,當你發現目前的就職環境無法助你一臂之力,或者當你開始抱怨老闆的時候,就該為自己安排下一步了。

作者整理面試反饋的時候,來自不同國籍的跨國總監﹙Global Head﹚紛紛提到,臺灣工作者比較安於現狀,選擇離開一家公司的主要因素多半是薪水不夠養家、小團體裡發生不愉快的摩擦,但只要沒有遇上什麼大問題,基本上不會主動思考離職或轉職。

畢竟待慣了舒適圈,並不會特別想要異動,就連家人也會說:「沒事幹麼把自己弄得那麼累?」因此在臺灣,大多數的工作者都是在轉職潮來臨前才開始更新履歷。

但你知道嗎?過去經手的跨國招募案子裡,當作者主動聯繫東南亞國家、中國,以及印度的候選人,他們可以在一天之內送最新履歷。這些海外人選非常珍惜任何的發展機會,也害怕突如其來的裁員讓他們措手不及,所以經常更新履歷,做好隨時都可轉職的準備

這個沒有一定遊戲規則的就職市場裡,我們得「隨時」更新自己履歷,讓自己的履歷表是一種動態的狀況,而非被動的等待。如此一來,才能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人才,一起努力吧!

❙ 更多資訊...
  ● 連結:揪團 學習資訊 / 線上1-1
  ● 連繫: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 職人旅圖首頁 https://www.cpfs.com.tw/

留言

與您加分

閱讀旅圖: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年度計畫、KPIs慢慢走入輔助的角色,取而代之是一種「變動性」指標的方法。從新聞的瀏覽當中,常見的標題為「雪崩式」〇〇,以2020的疫情而言,旅遊業 雪崩式下滑速度 ,讓人感到十分難以適應這個世界,除了標題是為吸引人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變得太快,不再是狼來了,而是被咬了。 雖世界變化的很快,目標與計畫的本質從未變更,不斷地進步是方法。未來三十年的藍圖依然可以想,只不過,別忘記要隨時更新而已。談到「可變的」目標或是計畫,去年最為熱門的方法就是「OKR目標管理」,因這個議題而出了許多本書,這些書籍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國外的經驗為主,少有一本在地化經驗的書。 一個系統的導入過程,相信不論是經營者、專業經理人,甚至員工,都會希望聽聽本土的案例如何進行?畢竟若能有一個本土實際的案例來作為參考,那麼就最好 要 不過。因為一位好友-詹〇〇的推薦,讓我接觸到這一本書,閱讀時因為有之前OKR的知識,覺得這一本不論是在觀念的說明,還是計畫的過程,非常符合國內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工作很值得參考的一本書。 於變化時代之下,用一張紙管理自己的年度計畫與目標,將一些重要的工作進行整理,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聚焦,更能強化自己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有著強韌的適應性,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吧! ❙  OGSM方法簡介 什麼是OGSM呢?由以下4大內容所組成: Objective(最終目的):企業願景,是全公司上下均須全力以赴的最終目的。 Goal(具體目標):SMART原則將目標化為實際作為,讓員工均能集中目標且竭盡全力朝目標前進。 Strategy(策略):以三大資源「人、錢、時間」,進一步設定出達到具體目標的做法。 Measure(檢核):在執行策略的過程中,將過程切割成小的指標,透過設定小指標,讓執行者確定沒有走偏或走錯路徑。 ❙ 3步驟輕鬆寫出Objective最終目的 任何方法的目的,都是企業往理想方向邁進。設定最終目的,主要提供員工前進的方向,引導到何處,進而產生競爭優勢是重要關鍵,所以第一步必須審視環境。環境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外部環境,另一種是內部環境。如果你對於撰寫「最終目的」很頭痛,以下3步驟將幫助你寫出專屬的理想國藍圖。 第1步:蒐集外部資訊 對外部環境的審視可以使用SWOT分析,建議只要特別回答自身的優勢﹙Strength﹚、機會﹙Opportun...

閱讀旅圖:5W1H經典思考法

PEST、SF、3C、SWOT、價值鏈、PPM、STP、4P、AIDMA、AISAS、產品生命週期、〇〇流問題解決法、ㄨㄨ式創意發想法…等,各式各樣的商業架構,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或是 曾 經使用過其中一、兩個方法。 的確,這些架構或思考工具是開闊思想、整理思緒的強大武器,只要適時適所地善加運用,還能作為加深思想的思考工具。 不過,現今的職場上,能 活用這些思考架構並做出成果 的人並不常見。為何會如此?職場上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5W1H經典思考法:容易獲得成果的人都在用 》的作者渡邊,提出他的看法: 為了讓提案看起來更有內容,加入過多沒意義的架構去 分析的「虛有其表型」 只是習慣性地把資訊套進框架中,然後將其一一列出整 理的「實況轉播型」 不分青紅皂白地硬用架構,結果無法好好統整而使自己 陷入混亂的「弄巧成拙型」 這三種「架構症候群」已經蔓延在大街小巷之中。 這些症狀的共通點,就是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用這些架 構﹙ 想找出什麼重點 ﹚。換句話說,架構症候群的人不擅 長讓思考化繁為簡,直搗核心問題。 明明學了很多架構及創造、思考法,卻無法適當活用。那為何不將複雜 轉 化至最簡單的手法呢? 在發現問題、構思點子、說服他人或解決問題時,將能開 闊視野且釐清本質的5W1H分散、拆解,或是組合。 光靠5W1H這個 簡單卻強大的思考工具, 就能做到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  以Big- Why回推「真正目的」 製造醫療相關產品的公司HogyMedical,當初也是如此。現在他們是製造針筒、手術刀、縫線等多種手術相關消耗品,創造高銷售純利﹙ 2017年3月期:16% ﹚的優良醫療相關器械製造商。 過去,他們 主要的販賣手法 是將產品拿去向醫師一一推銷,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只是賣 針筒或手術刀等物品的業者。 但是, 在重新審視「我們公司是為了什麼存在?」 「為什麼顧客不買我們的產品?」等目的﹙ Why ﹚之後, 他們發現顧客重視的並非「安全 的 在短時間內完成手術」; 更進一步察覺到 , 顧客追求的真正目的﹙ Big- Why ﹚是「增加一天內的手術數量,改善醫院的經營狀況﹙ 事業收益 ﹚」 。 於 是,Hogy Medical 以回推出來的結果,重新定義了公司的事業目的。 現在, 將自家製造的42種器材包裝成一包的「白 內障手術包」, 有了手術器具包之後,醫院的手術 前...

閱讀旅圖: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有位男士實踐了PDCA筆記術之後,得到下列成果: 原本加班超過一百小時以上→變成二十個小時﹙以前沒有一例一休哦!﹚ 兩內年減重十三公斤 個人年收入倍增 一樣是知悉PDCA,但展現出現成效不一樣。 於職場工作的夥伴,對PDCA不會太陌生。 PDCA是一套經常用於品質改善的流程,現在則成為不論任何行業都耳熟能詳的商業語言,個人也十分感到有興趣,使用過程中總感覺有一些些的不對勁,自己也說不上來。 閱讀《 鬼術PDCA 》之後,發現作者將這個方法用於思考目標的落差時,思路變得非常清晰,我也用於年度計畫的專案管理上,果然就找出不少的問題。 若是要落實到每日的計畫與專案計畫,這一本《 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讓我得到一些啟發,作者就是前面提到的男士岡村拓朗。 書中提及,大家都知悉PDCA,但為何會轉不動呢?就是不知PDCA的轉動方法,這句話引起我不少的好奇,進而閱讀。 為何要用PDCA來成為筆記的架構呢?有以下優點: 短時間能改善問題的行動方式 自然而然就能釐清思緒 了解一天之內的行動或計劃的問題點 從作者列舉優點中,找到閱讀這一本書的目的,藉由這本書的觀念啟發,讓自己工作更省力一點,品質更高一點,持續不斷地改善。 ❙ PDCA轉動的三原則 如何讓PDCA轉動,主要有三個原則: 原則1:視覺化 PDCA一點都不難,但為何無法順利運作?關鍵原因不是執行問題,而是沒有看到計畫的整體圖像。所謂的整體圖像是指,於腦中產生像是從上方俯瞰整體計畫的一幅畫,如果不能如同看一幅畫那樣,看出整體圖像不斷的出現變變化或是改善,就很難察覺PDCA的運作,甚致覺得PDCA是無效的。 如何來視覺化呢?首先是圖像化,於《 創意,從計畫開始 》該書提到,製作計畫﹙專案﹚目標,水野學的方法是利用「Google的圖片檢索」方式來進行,利用檢索方式來將計畫﹙專案﹚目標圖像化,並進行目的確認,只要能將PDCA視覺化,就能啟動循環。 第二步驟則是數值化。圖像化讓我們有一個方向,數值化則是精準地反應計畫目標的情形,有數字即能精準掌握。若連改善方案或是行動都能數值化,那要轉動PDCA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最後,就是寫下來。 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寫下來,只是寫下來,成功機率就會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