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一個大工程,當然需要好好地計劃,完美的計畫時程表出現,就用90天吧!
有計畫就心安,但心安不等於寫論文,一直到前三天,不得不動用所有的潛力,飛快的完成論文,周公也很配合,完全不會找上門,就這樣完成了,三天搞定﹙兩天不睡算什麼?﹚
事情就這樣完美的結束了嗎? 一週後,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 學校問:「請問你是提姆.厄本嗎?」 我說:「對。」 他們說:「我們得談談你的論文。」 我說:「好。」 他們說: 「我們從沒見過這麼棒的論文。」
~~哈哈哈~~~
回到一開始提及,寫一篇論文,需要多少的時間?3天,只要你有拖延習慣的話…
這件事情並沒有發生。講者提姆.厄本因為本身拖延的行為,進而開始研究為何會拖延?看看提姆.厄本於TED Talk上精彩的演講《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
❙ 3個主角合演拖延這一場戲
為何會拖延呢?大腦想什麼?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場景,來說明大腦的三個要角。
某天下 午,我正打算準備一個演講稿,關於未來職涯發展。
太好了,打開電腦,再打開 Google Earth, 縮放到台灣底部大概地平面上兩百呎, 然後花兩個半小時, 一直看到台灣頂部, 這樣才能好好了解一下整個台灣。
順便看一下,今天是否有「嘉玲」?先到社群聊聊這些事,還有,最新一集的布袋戲也還沒有看,影片時間很短,不礙事…
這些都需要花點時間, 所以今天沒有辦法做正事了。 拍謝啦!
工作結束,好辛苦,忙了一個下午。﹙蔡先生,請問你做什麼事嗎?…XD﹚
那就先喝個下午茶吧!休息一下,休息是為更長遠之路…
…這樣過了一天…
突然之間,電子郵件出現,請你將〇〇的講義寄給我,代誌大條了,那現在就開始…
三小時之後,總算完成了。
這樣的場景,不斷的上演,一次又一次,到底為何呢?來剖析一下到底發生何事?
►-----
我正打算準備一個演講稿,是關於職涯未來的發展。
太好了,打開電腦,再打開 Google Earth, 縮放到台灣底部大概地平面上兩百呎, 然後花兩個半小時, 一直看到台灣頂部, 這樣才能好好了解一下整個台灣。
順便看一下,今天是否有「嘉玲」?先到社群聊聊這些事,還有,最新一集的布袋戲也還沒有看,影片時間很短,不礙事…
這些都需要花點時間, 所以今天沒有辦法做正事了。 拍謝啦!
工作結束,好辛苦,忙了一個下午。﹙蔡先生,請問你做什麼事嗎?…XD﹚
那就先喝個下午茶吧!休息一下,休息是為更長遠之路…
…這樣過了一天…
突然之間,電子郵件出現,請你將〇〇的講義寄給我,代誌大條了,那現在就開始…
三小時之後,總算完成了。
-----◀
原來在我們的腦中有3個要角,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將上述的場景利用顏色來標註:
- 理性決策者﹙藍色﹚: 他讓我們有能力,做其它動物做不到的事。 我們可以想像未來;可以綜觀大局;可以做長遠規劃。 他想要把這些都納入考慮,所以他只要我們做,當下合理的事情就好。
- 猴子﹙綠色﹚:他只活在當下。他沒有過去的記憶, 不曉得未來會怎樣,他只在乎兩件事:輕鬆、有趣。
- 恐慌怪獸﹙紅色﹚:恐慌怪獸大多時候都在休眠,但等到交期接近時會突然醒來,或是快要遇到公開出糗、事業危機或其它恐怖結果時驚醒。更重要的是,他是猴子唯一會懼怕的東西。
恐慌怪獸解釋了各種瘋狂的拖延行為,例如:像我這樣的人怎麼會花兩週的時間就是無法寫出文章開頭的幾句話,然後神奇地發現自己驚人的職業道德,並熬夜寫出八頁的文章。這三種角色存在的整個情況,就是拖延者的系統。
既然有恐慌怪獸,為何還是會出現拖延呢?關鍵就在這裡…
理性決策者+猴子﹙橙色﹚:有時候他們意見會達成一致,做輕鬆有趣的事情很合理,像是吃晚餐或是上床睡覺,或是享受應得的休閒時光。這是拖延者最容易進入的陷阱區,因為很輕鬆又合理,講者將這一個區稱之為「暗黑遊樂場」。
「暗黑遊樂場」的玩樂並非真的玩樂,因為完全不是努力所賺來的,而且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內疚、 擔心、焦慮、自我厭惡─所有這些拖延的良好感受。因為長時間待在這個區,拖延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因此,要終結拖延,技巧就是請出恐慌怪獸,設定截止日期。
❙ 好戲在後頭-恐慌怪獸救我
不過,我想許多人都非常挫折,覺得拖延對生活有很大影響,對猴子的行為感到挫敗。但讓講者感到困惑的事,不是都告訴大家運作的方式了嗎?為什麼這些人還是灰頭土臉?
原來,拖延又分兩種,一種有截止日,另一種並沒有。像是,你正在上班,但你又想創造自己的事業,這些事剛開始是沒有交期的, 因為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還有,像是跟家人相聚或是運動、照顧身體、經營人際或戀愛關係等。
因為這些事情沒有交期,所以恐慌怪獸並不會出現,他沒有理由醒來,所以拖延的影響並沒有被控制住,而是一直無限期延後。這種長期的拖延較難察覺,跟短期拖延﹙通常與其它的有人,例如:工作交期的承諾等﹚相比,也較少人談論,所以受苦的情況比較低調、私密。
該如何是好呢?講者提出一個解決方式,稱這個為生命日曆。每個格子代表一星期,總共 90 歲的生命。先算算你目前幾歲,再乘52,然後劃掉計算出來的格子。
大家都需要認真仔細地看著這個日曆,我們需要意識到及時行樂猴的存在,因為現在人生方格已經不多了,需要思考真正在拖延的是什麼,為自己找出來,然後就行動,讓恐慌怪獸即時出現。
❙ 結論:找到問題,仔細推敲,恐慌怪獸必報到
心理學者整理出生活中最常見的拖延症患者,約略分為以下四大類型:
第一種:就是想要拚到最後一刻的衝刺者。
有些人喜歡那種在最後緊要關頭,才把事情一口氣完成的感受,甚至還能從中得到其他刺激。但這麼做勢必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壓力,而且實際的效果太不可靠。
第二種:出自於人的逃避心態。
這類型的患者,習慣在心中充滿假設事情完成後將面對的批評與失敗,因為經常懷有恐懼,所以自然不想完成事情。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會對自己應該要完成的事情有所預期,但不一定人人都會因此拖延逃避。這種對結果懷有恐懼的拖延類型,多半發生在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的人身上。
第三種:是選擇困難的後果。
有些人本來就容易猶豫,對自己的決定容易動搖,每一個選擇好像都對,又好像都不對,因此無法決定該怎麼做事,所以就愈拖愈久,消耗自己的精神。尤其當你因為無法評斷,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價值,或能不能讓自己快樂而左思右想時,拖延自然就發生了。
第四種:是那些特別衝動、尋求刺激的人。
這類型的人拖延事情,是因為他們總是把精神放在更好玩或更感興趣的事上面。這種人容易分心,時間觀念也比較差,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無法自覺時間的變化。但對於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就幾乎不放在心上,導致事情總是拖到最後一刻。
今天你要解決拖延症,可以先檢視一下自己比較接近哪種類型。各種類型背後的動機稍微不同,所以進一步的認識,或許能幫助你跟自己對話,也才能知悉自己是如何來喚醒恐慌怪獸啊!
喜歡這一則影片,也是我與孩子週末共享的影片﹙雖然我知悉效用不大,因為大人也是拖延者,改變需要一點一滴的…﹚,裡面的觀念易懂,但需要有恆心去解決,不急,只要一天進步一點即可。
我呢?我則設計一個Google試算表,來規劃我每日的行程,利用自己「守時」的觀念,來經常喚醒我的恐慌怪獸,效果還不錯,也祝福你能找到一個叫醒自己「恐慌怪獸」的方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