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學業或是工作出現一些難題時,心中總是浮現許多的問號?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我是否該試試那個………?」
凱瑞是一位西北大學新聞碩士,回想自己的大學生活。他說:「我嘗試了許多學習方法上的那些雕蟲小技。親身試驗過那些研究成果裡的小技巧之後,我開始感到心底有一股令人發毛的熟悉感,不只是『如何學習會更有效率』的訣竅,它們還描述了一種生活方式。一旦了解這點,我就能以嶄新的眼光,回顧我的大學經驗,為何如此的混亂。」
你知不知道,傳統的苦學方法都錯了??重讀、死記、硬背…等,成績的結果還是依然不理想,因為在於錯誤的使用大腦的方式。
大腦不像肌肉,至少就直接的角度來看。大腦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 大腦對氣氛、對時機、對晝夜節律,以及對地點和環境都很敏感。
- 大腦記錄的東西,遠超過我們意識到的,而且常常會在重温一個記憶或學習一項事實的時候,添加一些你先前沒注意的細節。
- 大腦在夜裡,在你入睡時,仍然會辛苦工作,努力搜尋白天發生事件中所隱藏的連結,以及更深刻的意義。
- 大腦具有很強的傾向:偏愛「意義」勝過「偶然」,而且它對「無意義」很反感。
- 大腦也不太服從命令:它會忘記應考所需的重要知識、忘記生活中與工作中的某些不該忘記的事情;但不知怎的,大腦卻能記得電影「教父」裡的每一個場景,或是1986年波士頓紅襪隊的打線。
如果大腦真的是一臺學習機器,那麼它也是一臺非常古怪的機器。唯有知曉與利用大腦的怪癖,才能讓它端出最佳的表現。事實上,剛剛好相反,其實都是小改變,都是關於我們如何讀書或練習的改變,是每個人都可以應用的,是我們馬上就可以在日常生活裡運用的。
過去幾十年來,科學家發現而且實地測試了一大堆能夠加深學習的技巧。然而,出了科學界,這些技巧大都不為人知。這些技巧並不需要電腦軟體、精密器械或是仙丹妙藥,才能讓人變聰明。每個人都可以應用的,是我們馬上就可以在日常生活裡運用的。但是最困難的部分,可能在於相信這些技巧有用。
書中整理了11個問題,先讀讀這些問題與解答,若大家覺得有助益,就可以進一步閱讀這本書哦!
❙ Q01:「釋放心中的懶骨頭」真能稱為一種正當的學習策略?
A:如果「釋放心中的懶骨頭」意思是坐在電視機前大吃大喝,答案是:不能。
但是如果它的程度只在於,承認學習是一種不安定的、零碎的、潛意識的、以及有些鬼祟的程序,任何時間都會發生,不只限於坐在書桌前、埋首書本時,那麼它確實是最佳的學習策略。而且它是目前唯一不需要你投入更多時間和努力的學習策略,因此不會增添壓力就能達成。
❙ Q02:說到學習,「養成固定的習慣」有多重要?譬如說,擁有專屬的讀書地點是否很重要?
A:一點都不重要。
大部分人若能變換研讀或練習的地點,就長期而言,表現會更好。愈多不同的環境裡預習,你對學習素材的記憶也會愈銳利和持久,而且比較不會和單單一個「舒適圈」強烈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說,你的改變愈多﹙譬如帶著你的手提電腦到門廊上、到咖啡廳裡,或是在飛機上﹚,那份知識會變得愈來愈不依賴環境。
畢竟,你研習的目的是要在任何條件下都能表現良好。不過,改變地點,不是唯一能獲得所謂情境效應好處的方法。改變你的練習時段也有幫助。另外,也可以改變你研讀該素材的方式,像是用念的或是用討論的,用電腦打字或是用手寫,在鏡子前背誦或是邊聽音樂邊研讀。每一種變化,都算是一個不同的學習環境,能幫助你以不同的方式儲存資訊。
A:現在我們知道睡眠有很多階段,每個階段都能以不同的方式,鞏固並過濾資訊。
譬如說,研究顯示,集中在夜裡前半段的「深層睡眠」,對於牢記很難記住的事實,像是名字、數據、公式、概念等,最有價值。如果你在準備一場偏重記憶力的考試﹙外語字彙、名字和數據、化學結構﹚,最好照平常時間上床睡覺,以取得所有的深層睡眠,然後早一點起床,做一次快速複習。
但是,能幫助鞏固動作技巧和創意思考﹙不論是數學、科學或寫作﹚的睡眠階段,發生在大清早、快要睡醒前。因此如果你在準備的是一場音樂演奏會或體育競賽,或是需要創意思考的測驗,你或許該考慮晚一點上床睡覺,第二天晚一點起床。
❙ Q04:有沒有所謂最適合的讀書時間或練習時間的長度?
A:比起讀多久,更重要的是你怎樣分配讀書時間。
把讀書或練習時間拆開,分成兩節或三節,而不是集中起來、一口氣讀完或練完,會更有效率。譬如說,如果你分配了兩個小時來讀德文,要是你能今天讀一小時、明天一小時,或者今天讀一小時、後天再來一小時,效果甚至更好,你會記得更多更牢。
拆開讀書時間,能迫使你每一次都得重新投入素材,提取你已經知道的東西,然後重新再儲存一次。這是一個主動的心智步驟,能可靠的改進記憶。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那麼拆成三段,每一次都能潛入該素材或技巧,會更為理想。就目前科學家已知,間隔研讀是加深並擴展記憶最有力和最可靠的方式。
❙ Q05:填鴨式死背一定不好嗎?
A:不一定。這答案很中肯。
如果已經無計可施,死背也有它的用處,如果考試就快到了,你還落後很多,臨時抱佛腳死背,可以讓你很快準備應付考試。畢竟死背是通過時代考驗的。
死背的缺點是考完試之後,你不會記得很多你剛剛「學到」的東西,原因在於,大腦只有在遺忘過程發生之後,才會把一項記憶變得更銳利。在這方面,記憶有如肌肉:一點點組織「崩解」,能讓它後續發展出更大的強度。死背,按照定義,就不會讓這個強化過程發生,因為它不允許一點點組織「崩解。
間隔複習或研讀或自我測驗,都是遠比死背更有效的準備考試方法。採用這兩種方式,你對於這些素材將會記得更長久,而且能輕鬆把記憶帶入下一門課或是下一學期。人們以間隔方式或是測驗方式來複習素材,比起死背複習,前者記得的是後者的兩倍。如果你一定要死背,最好選擇並非你主要領域裡的重點課程。
❙ Q06:自我測驗,例如用閃卡,幫助有多大?
A:事實上,幫助非常大。
自我測驗是最強有力的技巧之一。老式的閃卡功效不錯,你可以找一位朋友、同事或同學協助你進行。最理想的自我測驗必須能做到兩件事:強迫你從好幾個可能的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而且它還要立刻提供回饋,告訴你答對或答錯。「突擊測驗的威力」的研究,自我測驗對於記憶和理解的增強程度,遠超過時間長度相同的複習。
自我測驗的形式可以有好幾種。背誦記憶中的一段文字,不論是對著一位同事,還是對著鏡子,都算是一種測驗。同樣的,在廚房踱步時,一邊對自己解說,或是在午餐時對一名同事或朋友解說,也同樣算是自我測驗。就像做老師的經常研究發現,說:「你不會真正了解某個主題,除非你必須去教它。」
目前有許多的APP,其中最有名的為Anki,許多醫學院的學生與自學的學生,都利用此APP來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當然在考試的成績上就不用多說了。
A:答案要看複是怎樣進行的。
逐字重複,對於你的學習深度,無法增加太多。只看標出的重點或公式,也是一樣。這兩種類型的練習都是被動的,而且可能導致學習科學家所稱的「流暢錯覺」:由於某件事在當時不證自明,因此造成一個印象,它在一天後或是一星期後,仍將保持原狀;事實上經常不是這樣。
你現在把某個資訊標出來,或是重新寫一次,不論是用電腦還是用手寫,這並不表示你的大腦就能更深投入該資料。讀重點標示的筆記,然後試著把它們寫出來,不准偷看,讓提取記憶時更費力,其實才是更有效的複習方式。這樣做還有一項額外的好處:它能立刻讓你看出哪些是你不知道的以及你需要再回頭去複什麼。
❙ Q08:社會上有很多人非常擔憂社交媒體、智慧手機以及各式各樣的電子小產品會干擾讀書,甚至改變人的思考方式。這樣的憂慮有依據嗎?分心一定只有壞處嗎?
A:不正確。﹙這與大家熟知的專注才能讀好書,有很大出入,不過,從番茄工作法、還有大腦喜歡這樣學…等多本書來看,做法是沒錯的,關鍵在於去查Facebook是3到5分鐘,而是不一查就3到5小時。﹚
如果你需要保持專心,像是正在聽演講,分心就慘了。但是短短暫停研讀,花個五分鐘、十分鐘,或是二十分鐘,去上臉書,回幾封電郵,或查看運動比賽結果……這是學習科學家目前所知,最能幫助你走出難題困境的技巧。
讓自己分分心,暫停手邊的任務,能使你放開錯誤的假設,以新方式檢視已有的線索,讓你再次回來時,能夠重新開始。譬如,如果你很想解開某個問題,不論是證明題、微積分,還是一段怎麼寫都不順的文章,你的腦袋在所謂下線休息時段裡,還是會繼續研究它,那是潛意識的,但是不會動用你先前給它的﹙固著的、徒勞的﹚指引。
❙ Q09:有沒有什麼好策略,能改進長期的創意計畫的表現?
A:有的。
簡單來說:盡早展開行動,然後准許自己在工作中可以離開一下。蓄意干擾,並不等於放棄。剛剛相反,暫停演練某個大型且複雜的演出、暫停撰寫期末報告或作曲,能活化你心中的該項計畫,你將會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並聽到各式各樣與它相關的事物。
此外,你的態度也會調整,使得你更加注意自己如何思考那些隨機出現的線索。凡此種種,都是能夠餵養那項計畫的糧草。因為干擾正在以對你有利的方式,產生作用。不過你在不久之後,還是得回到書桌前或是繪圖桌前,專心讀書,此時,我們正利用長期的醞釀,謂之「滲透」,等待正確答案或是創意生成的時刻。
A:自以為非常「了解」某些事物,結果那只是一種錯覺。﹙OS:收穫最大的一個問題!﹚
原因在於研讀的時候,覺得那是不需要證明的事實。學習科學家稱之為「流暢」的錯覺,也就是你誤以為「現在很了解某件事,將來必定還是很了解」。流暢錯覺會自動形成,而且是潛意識的。
要小心提防那些讀書的「輔助方法」,它們可能會強化這種錯覺:畫重點或是重寫一次筆記,研讀某位老師的綱要,重讀你剛剛讀過的東西。這些都是最被動的練習而且完全不能增進學習深度。要讓你的記憶做更多苦工,譬如說自我測驗,或是隔開研讀時間,都能使你對所知的東西產生更銳利的印象,順便還能揭露流暢錯覺對你的誤導。
❙ Q11:我們是否最好一次只練習一項技巧,直到它變成自動反應,或是最好同時練很多樣?
A:一次專心練一項技巧﹙不論是音階、罰球、二次方程式﹚,都能很快帶來顯著且明確的進步。但是經過一段時間,這類專注練習,事實上反而會限制我們發展每一項技巧。相反的,在一節練習時段裡,混合或是「交錯」多種技巧,能讓我們對所有這些技巧的理解,變得更為銳利。
這個原則適用的技能範圍很廣,而且可以納入每天的家庭作業或是練習中。譬如說,做一題在學期剛開始所教的數學證明題,然後彈奏你在多年前學會的琶音,或是將不同的藝術風格混在同一節藝術史課堂上。這類混合與交錯方法,不只能夠運用在複習上,還會讓你的辨識技巧更為銳利,對於像數學這類主題,這種做法幫助極大。
交錯練習時,只要添加一、兩項較早教過的東西即可,那不只能提醒你,先前學過什麼,還能訓練你,如何幫不同的問題類型,搭配最適用的解題策略。
以上11個問題,供大家參考,光是反覆閱讀這11個問題,就有很大的收穫。在現實世界裡,本來就沒有任何事物完全嚴守規矩、乾淨俐落。利用這一本書,我們可以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學習科學﹙Science of Learning﹚,而非只是羅列一長串高效的小點子名單﹙指的是各式各樣的讀書的小技巧﹚。這些小點子或是小技巧,每一個都很合理——這一點倒是無庸置疑。比較困難的部分,在於如何把它們結合起來而且一定得以某種方式相互吻合才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