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I 工具基礎班,如何解放我的時間?

在這個AI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你是否曾經好奇,AI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

又或者,你曾經想學習AI,卻擔心自己沒有技術背景、不知道從何開始?別擔心!這堂 AI基礎班 正是為零基礎的學員設計,讓你輕鬆理解AI的概念,並學會如何應用AI工具提升效率。

我們將從最簡單的實用技巧開始,幫助你掌握AI在職場、學習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不需要程式設計經驗,也不用擔心艱深的理論,這是一堂讓你 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的課程!準備好開啟你的AI學習旅程了嗎?讓我們一起探索AI的無限可能!

⇉ AI 工具怎麼選?別再當選擇困難症患者!

面對琳瑯滿目的 AI 工具,難免會覺得眼花撩亂,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選擇 AI 工具就像挑選適合的手機或電腦:
首先可以看看網路上的推薦與評價,參考其他人的使用經驗,避免花冤枉錢。
其次,許多 AI 工具都提供免費試用,親自體驗後才能知道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如果工作重心在文書處理,選擇擅長撰寫與整理資訊的 AI;
如果需要視覺化輔助,則應考慮生成圖片或圖解的 AI。

 ⇉ 什麼是 AI?說人話!

別聽到 AI 就覺得好像要變成 AI 達人才能駕馭。

其實,用最簡單的話來說,AI 就是 「請電腦文書機器人幫你做事」。就像以前我們請小明幫忙尋找資料、整理資訊、Key in 報表,現在,小明升級成 2.0 版,變成 無所不能的 AI 文書助手。

但關鍵是,你得會「指揮」它!這就是 「提示詞」(Prompt) 的技巧。就像下指令給助理一樣,說得清楚、具體,AI 才能給你準確的答案。

本課程將帶你認識 AI 提示詞的核心原則,學會如何讓 AI 更聰明地幫你完成工作,無論是寫作、總結、分析數據,還是整理資訊,都能得心應手。

 ✎ 產出「文字」 AI 工具:讓你的文字功力瞬間提升

ChatGPT 是許多人愛用的 AI 助手,它擅長整理資訊,能協助你快速完成報告撰寫、簡報製作,以及市場趨勢研究等工作。只要提供相關資料,它就能迅速抓取重點,大幅節省時間。

相較於傳統搜尋方式需要自行篩選資訊,ChatGPT 能直接提供條理分明的重點摘要,並能依需求調整資訊呈現方式,例如條列、表格或簡短摘要。

與 ChatGPT 相似的 AI 工具還有 Gemini,其最大優勢在於與 Google 生態系的整合,可直接應用於 Google 文件、試算表或 Gmail,讓使用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完成 AI 輔助工作。

另一款適合資料整理的 AI 工具是 NotebookLM。與開放式的 ChatGPT 不同,NotebookLM 主要處理封閉性資料,例如機密文件、研究報告或內部知識庫。

它能有效處理大量資訊,且資料來源僅限於使用者提供的內容,對於需要整理大量內部資料的使用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解放一:資料產出及整理時間縮短一半,品質提升三倍以上。有趣興,可以進一步參考《個人化知識庫 x AI:Obsidian 和 NotebookLM 助你高效管理知識

 ✎ 產出「圖像類」 AI 工具:讓你的簡報與社群貼文更具吸引力

除了文字處理,AI 也能協助生成圖片,讓報告、簡報或社群內容更具視覺吸引力。ChatGPT 和 Gemini 皆具備圖片生成功能,能根據輸入的描述產出符合需求的圖像。

而本課程將重點介紹 Napkin AI,它擅長將大量文字轉換為圖解資訊,透過視覺化呈現數據與概念,使複雜資訊一目瞭然。

資訊圖解更能為報告增添亮點,這款小而美的 AI 工具,是我非常喜愛的得力助手。

解放二:省去反覆於Google搜尋圖片的步驟,可以直接生成所需的圖片,大幅提升創作效率。

 ✎ 「搜尋類」 AI 工具:幫你快速找到答案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精準搜尋變得至關重要。

相較於傳統 Google 搜尋列出大量網頁,使用者需自行篩選與比對,Perplexity AI 能直接提供精準答案,並附上參考來源,確保資訊可靠性。

無論是查找市場趨勢、分析競爭對手或獲取專業知識,Perplexity AI 都能協助節省搜尋時間,提高決策效率。舉例來說,若想了解生活類議題,如『三天運動計畫』,Perplexity AI 能快速整合相關社群媒體資訊。當然,針對學術議題,它也提供專屬的搜尋領域。

想要什麼資訊?現在起,告別 Google,改用 Perplexity AI。

解放三:精準搜尋功能不僅節省看似簡單卻耗時的資料查找時間,更能提供精確答案與可靠來源。

 ❙ 結語:讓 AI 成為你的職場神隊友

AI 工具已成為現代職場不可或缺的助力,善加運用,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還能讓繁瑣的任務變得輕鬆高效。對我而言,AI 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❶補足我的弱點

AI 最明顯的優勢,就是能幫助我處理那些不得不做、但卻是我的弱項的事情。過去,這些任務常讓我拖延不前,影響整體進度。
但現在,我毫不猶豫地將這些棘手的工作交給 AI,讓它默默接手並高效完成。我總笑稱自己是 AI 的「豬隊友」,而 AI 則是我的「神隊友」,總能讓事情順利推進。

❷放大我的優勢

很多人對 AI 文字生成的第一印象是文章寫作,但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是 筆記整理與數據處理。透過 AI,我的 Google 試算表技能與筆記整理方式大幅提升,讓相同的時間產出更高的品質。

❸解放我的時間

無論是克服弱點還是強化優勢,都需要時間。AI 幫助我減少拖延、提升效率,讓整體工作流程更順暢。時間不會變多,但感受上卻輕鬆了不少,讓我能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你還沒開始使用 AI,現在正是時候!加入 AI 工具基礎班,掌握這些技術,雖然 AI 已無法讓你瞬間領先(畢竟大家都在學),但至少能讓你 迎頭趕上,擺脫惱人的行政雜務,進而提升自身價值!

※AI 工具基礎班中的五款AI:ChatGPT、Gemini、NotebookLM、Napkin Ai、Perplexity AI。
※課程報名資訊:https://forms.gle/uee2B2Q6Sr5CeHTL9

---------------------------------

 學習養分,請點選【2025年 課程資訊】

...關於分享者...

※連繫:FB 蔡興正 ⦙ Line@:@503ijslo
※電郵: projason.tsai@gmail.com
※證照: 孫易新心智圖講師班﹙2014﹚ | 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 | Google全球教育家
※課程:1-1 學生筆記 | 成人筆記 | 數位軟體 線上教學

留言

與您加分

閱讀旅圖: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年度計畫、KPIs慢慢走入輔助的角色,取而代之是一種「變動性」指標的方法。從新聞的瀏覽當中,常見的標題為「雪崩式」〇〇,以2020的疫情而言,旅遊業 雪崩式下滑速度 ,讓人感到十分難以適應這個世界,除了標題是為吸引人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變得太快,不再是狼來了,而是被咬了。 雖世界變化的很快,目標與計畫的本質從未變更,不斷地進步是方法。未來三十年的藍圖依然可以想,只不過,別忘記要隨時更新而已。談到「可變的」目標或是計畫,去年最為熱門的方法就是「OKR目標管理」,因這個議題而出了許多本書,這些書籍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國外的經驗為主,少有一本在地化經驗的書。 一個系統的導入過程,相信不論是經營者、專業經理人,甚至員工,都會希望聽聽本土的案例如何進行?畢竟若能有一個本土實際的案例來作為參考,那麼就最好 要 不過。因為一位好友-詹〇〇的推薦,讓我接觸到這一本書,閱讀時因為有之前OKR的知識,覺得這一本不論是在觀念的說明,還是計畫的過程,非常符合國內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工作很值得參考的一本書。 於變化時代之下,用一張紙管理自己的年度計畫與目標,將一些重要的工作進行整理,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聚焦,更能強化自己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有著強韌的適應性,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吧! ❙  OGSM方法簡介 什麼是OGSM呢?由以下4大內容所組成: Objective(最終目的):企業願景,是全公司上下均須全力以赴的最終目的。 Goal(具體目標):SMART原則將目標化為實際作為,讓員工均能集中目標且竭盡全力朝目標前進。 Strategy(策略):以三大資源「人、錢、時間」,進一步設定出達到具體目標的做法。 Measure(檢核):在執行策略的過程中,將過程切割成小的指標,透過設定小指標,讓執行者確定沒有走偏或走錯路徑。 ❙ 3步驟輕鬆寫出Objective最終目的 任何方法的目的,都是企業往理想方向邁進。設定最終目的,主要提供員工前進的方向,引導到何處,進而產生競爭優勢是重要關鍵,所以第一步必須審視環境。環境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外部環境,另一種是內部環境。如果你對於撰寫「最終目的」很頭痛,以下3步驟將幫助你寫出專屬的理想國藍圖。 第1步:蒐集外部資訊 對外部環境的審視可以使用SWOT分析,建議只要特別回答自身的優勢﹙Strength﹚、機會﹙Opportun...

閱讀旅圖: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有位男士實踐了PDCA筆記術之後,得到下列成果: 原本加班超過一百小時以上→變成二十個小時﹙以前沒有一例一休哦!﹚ 兩內年減重十三公斤 個人年收入倍增 一樣是知悉PDCA,但展現出現成效不一樣。 於職場工作的夥伴,對PDCA不會太陌生。 PDCA是一套經常用於品質改善的流程,現在則成為不論任何行業都耳熟能詳的商業語言,個人也十分感到有興趣,使用過程中總感覺有一些些的不對勁,自己也說不上來。 閱讀《 鬼術PDCA 》之後,發現作者將這個方法用於思考目標的落差時,思路變得非常清晰,我也用於年度計畫的專案管理上,果然就找出不少的問題。 若是要落實到每日的計畫與專案計畫,這一本《 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讓我得到一些啟發,作者就是前面提到的男士岡村拓朗。 書中提及,大家都知悉PDCA,但為何會轉不動呢?就是不知PDCA的轉動方法,這句話引起我不少的好奇,進而閱讀。 為何要用PDCA來成為筆記的架構呢?有以下優點: 短時間能改善問題的行動方式 自然而然就能釐清思緒 了解一天之內的行動或計劃的問題點 從作者列舉優點中,找到閱讀這一本書的目的,藉由這本書的觀念啟發,讓自己工作更省力一點,品質更高一點,持續不斷地改善。 ❙ PDCA轉動的三原則 如何讓PDCA轉動,主要有三個原則: 原則1:視覺化 PDCA一點都不難,但為何無法順利運作?關鍵原因不是執行問題,而是沒有看到計畫的整體圖像。所謂的整體圖像是指,於腦中產生像是從上方俯瞰整體計畫的一幅畫,如果不能如同看一幅畫那樣,看出整體圖像不斷的出現變變化或是改善,就很難察覺PDCA的運作,甚致覺得PDCA是無效的。 如何來視覺化呢?首先是圖像化,於《 創意,從計畫開始 》該書提到,製作計畫﹙專案﹚目標,水野學的方法是利用「Google的圖片檢索」方式來進行,利用檢索方式來將計畫﹙專案﹚目標圖像化,並進行目的確認,只要能將PDCA視覺化,就能啟動循環。 第二步驟則是數值化。圖像化讓我們有一個方向,數值化則是精準地反應計畫目標的情形,有數字即能精準掌握。若連改善方案或是行動都能數值化,那要轉動PDCA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最後,就是寫下來。 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寫下來,只是寫下來,成功機率就會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