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旅圖:知識變現


有人一天是這樣的過的…
  • 一篇二千字的育兒文章:一至兩個小時
  • 聽一集《開講啦》:四十五分鐘
  • 聽《十點讀書會》文章:十五分鐘
  • 錄一個錄音檔:五分鐘
  • 公眾號發文、回消息:二十分鐘
  • 看一集TED:十八分鐘
  • 聽樊登書評《我發誓再也不拖延了》:三十六分鐘
  • 看電影《殺手沒有假期》:三十分鐘
  • 閱讀:一百分鐘
哈囉!第一行打錯字了吧!你將「三」天打成「一」天吧!這些事情,怎麼可能???
不過,就算是對的好了,有必要嗎?人生苦短,何必那麼努力,不會累嗎?

不會的,總是在滑手機,感覺空虛,反而更累。這樣的價值觀與現在「街景」,似乎有很大的出入,今天就選這一本書來閱讀《知識變現:微夢想、微行動、微習慣, 開啟你的斜槓人生》,作者為張丹茹﹙Angie﹚。好消息是,若你會使用Hyread的話,於台北市立圖書館就可以借到,免費哦!

作者認為,不努力的難受感,比完全不做任何事的狀態要差很多。只要用另一種角度來看,「精進」只不過是生活的常態而已,就不會有太大感受。

「終身學習」不該只是口號,而是需要落實,如何像作者,將「精進」視為一種生活,就從「微」行動開始。

❙ 提升執行力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網路名言,朗朗上口、激勵人心。如何向前邁進?提升行動力是首要的工作。分享十個簡單好用的方法,學會這十個微方法,可以讓你的人生如同開了外掛。

① 微思考

白話一點,就是思考多一點點。閱讀一本書時,可以比往常多一個方向理解和吸收,多想一種可能性。不是只有商業的書,閱讀小說時,結局總是讓人大感意外,偷偷為書中人物的想法暗暗叫好之餘,記錄下來原來還可以這樣想。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想法的差距,那些頭腦靈活、腦洞大開的人,總是能讓人生有趣、有料、有意義十倍。

②微行動

微行動是什麼意思,理想可以很豐滿,但行動越骨感越好;想看完一本書,每天至少翻開書閱讀五頁。想減肥,從每天下班提早一站下車走回去開始。做任何一件事,讓起步的門檻越低越好。完美主義並沒有什麼不好,最完美的完美主義是開始行動,行動之後,再求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別用錯地方囉!

③微習慣

精力管理好難啊!又要跑步、又要早睡早起,還要注重飲食。就從一杯簡簡單單的蜂蜜檸檬水做起,喝下一大杯蜂蜜檸檬水,整個身體都會被喚醒,喉嚨也能保持被滋養的狀態。很多的習慣很小,卻有很大的作用。

其它七個微行動,分別為微連結、微目標、微筆記、微放鬆、微總結、微成就和微夢想。看完前面三個「微」方法,相信後面這七個大家要想像就不難。

如何來維持行動力、堅持力、意志力呢?作者是將這些特質,融入自己的生活常態,成為一名自燃人。什麼是自燃人呢?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工作法:平凡變非凡》提到物質有「可燃性」、「不可燃性」和「自燃性」三種。

同樣的地,人的類型也有三種:一靠近火就會燃燒的「可燃性」的人;即使靠近火也不會燃燒的「不可燃性」的人;以及不需借助外力,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燒的「自燃性」的人。若企圖要完成某件事,我們一定得是「自己會燃燒的人」。


❙ 正確的自我投資

我們的生命、時間,甚至是自信心都很有限。無奈,我們總是發現自己擁有大量的興趣愛好,如來進行取捨,同時也讓我們的興趣愛好能持續下去,更能從中找到價值興趣呢?

什麼叫價值興趣?就是能讓自己得到價值提升的興趣,三個關鍵要點:
  • 內心喜歡做的事情。
  • 間歇性得到正面的回饋:因為我們普通人很難沒沒無聞長久堅持做一件事,我們都需要有正面的肯定。
  • 對個人品牌有一定的累計價值:擁有較強目的更加容易讓自己堅持做一件事。
如何找到你的價值興趣?如果你對自己過往每個興趣的投入有做過總結,直接把總結拿出來對比、排序。如果沒有,建議你用一個月的時間,找出你投入最多的興趣。

如何來進行排序呢?

#1-衡量你的投入時間、金錢、心流
  • 時間:你真實投入每個興趣當中的時間值。
  • 金錢:你願意為這個興趣愛好付出多少金錢,比如說報名課程、購買興趣相關的產品。
  • 心流:你在做這件事時,你內心真實的感受是什麼。
#2-利用記錄統計真實分配情況
列出三個興趣,簡單設計一個Google試算表,記錄自己於每項所花的時間、金錢、心流的數字,一個月之後,真實情況就會完整的呈現,供你做判斷。

以作者為例,三個興趣的排序為:寫作、時間管理、人際關係經營。透過這種方法,能對自己正在嘗試的多項興趣進行排序,從而得知什麼樣的興趣值得自己持續投入。找到一件相對價值興趣事件只是第一步,如果到此為止,我們的影響圈子不會有任何的擴散和升級。

↑來源:知識變現

#3-找到價值興趣事物之間的相通點

經由不同事務的探索,若想要大大提升我們做成一件事的內在驅動力和機率,前面兩個步驟是在強化內在的驅動力,若要提升嘗試新事物成功機率,可以於嘗試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 這件事是否與成就事件有相通點?
  • 我可以怎麼做得更好?
  • 做這些事情需要我的哪些已經擅長的通用技能?
  • 我有哪些資源可以用在上面?
問這些問題的目的是,在嘗試一件新事物時,若能找到與已經成功或成就事件的相通點,事情會變得相對容易。

#4-探索出價值興趣事件的成功模式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想過學習速讀嗎?如果有,證明你是一個想要探索出規律來的人。探索模式本身也是有模式的,正常情況下,你反覆多次接觸同一類型的事,即能摸索出一些紋路來。

從一開始就能有意識地尋找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並且找出屬於自己特色的、相對成功的做成一件事的方法。把一條探索之路走通、走順,不斷挑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讓能力不斷地提升。再把這些成功的經驗複製到新的興趣、愛好上面,會有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一種SOP流程的概念。

SOP流程不是代表僵化,而是在新的道路上,利用最小的力量﹙過去成功經驗﹚進行試錯,然後,於下一次不斷進行微調,不論是在自己的信心、還是在資源的使用上,都能得到最佳的運用。


❙ 自我管理才會長久

自我管理的第一要務,就是時間管理。想了解整個時間架構與步驟流程,推薦大家閱讀的是《搞定!工作效率5步驟》,書中作者提出一個閉環原則,主要目的是針對零碎時間應用。

碎片化時間,一般會拿來做什麼?看看來自企鵝智庫的一些數據,於微信的使用頻率,九四%的用戶每天登錄、六一%以上的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十次、每天超過三十次的重度用戶超過三六%,使用時間從1小時起跳。

關於碎片化時間其實可以分為兩種:
  1. 主動碎片化時間:明明擁有整塊可以進行專注的時間,卻因為懶惰、自控力不強、累等因素,自己將時間碎片化,而導致產出不佳,可以從升級自己的思維模式來加以改善。
  2. 被動碎片化時間:等待他人或被打斷的時間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無法避免的碎片化時間。
那麼,要如何才能改善「被動碎片化時間」,等人的三到五分鐘,我能做什麼事情呢?可以從三個面向來思考

1. 建立框架-為你的碎片化時間找到可以做的事情。
2. 活在當下-提升利用好碎片化時間的比例。
3. 規劃未來-不斷豐富你的碎片化時間使用清單。

比如:你擁有十五分鐘的時間,那麼用來學習知識的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剩下五分鐘的時間,從三個方向對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此種作法稱之為「閉環原則」。

根據上面談到的三原則,再加一個案例的思考,以下是作者的建議:
  • 十五分鐘能做的事
  • 看一則不超過十分的TED;看一段書;構思一份文案﹙善用心智圖的5W1H很適合﹚
  • 十分鐘能做的事
  • 主動連繫你想連繫的人;看一篇之前收集的文章
  • 五分鐘能做的事
  • 寫下今日﹙明日﹚未完清單;檢查郵件;看一下社群
  • 三分鐘能做的事
  • 伸一個懶腰;聽一首歌;發一個呆
找到最適合你的碎片化時間可以做的事件,然後用閉環的思維﹙開始→結束﹚,最大化地減少時間使用的無效性。

碎片化時間要能發揮最大的效果,關鍵來自準備好。沒有準備,光找的時間就超過零碎的時間。

於LineAPP創建一個「1人群組」,只有自己,然後加入我的最愛,五分鐘後,就有一個超實用的自我管理小工具,那麼怎麼用呢?Line支援多種形式,可以多方向使用:
  • 記錄想法--隨時把自己的想法透過各種形式發給自己
  • 收藏文章--隨時把看到的好文章連結發送給自己
  • 寫作靈感--隨時把腦海中的寫作觀點、框架等以各種形式發給自己
  • 重要資訊--隨時把重要的聊天內容截圖、設重要的提醒發送給自己
  • 學習筆記--隨時把看完的一篇文章一部電影一本書等簡略的讀後感、觀後感以各種形式發給自己
  • 善用搜索--打開1人群組,輸入關鍵字,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之前收藏起來或者是文字記錄的任何內容

❙ 結論-知識變現關鍵在於真正的價值提升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讓你越來越值錢。
在時薪固定的情況下,每個小時,你收穫的個人成長度比其他人密,你就更值錢。做同樣的工作,我比你的薪水更高,我就更值錢。同樣的任務,我完成效率比你高,多出來的時間拿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就更值錢。該如何有效的來提升呢?
真正的價值提升 = 向內能力+向外能力集合
所有自我增值的技巧,稱之為向內能力,例如:以一個業務人員而言,學習心理學、銷售技巧、溝通、演講培訓、專案管理等能力。

價值的有效提升,絕對需要一系列的向外能力:能說會寫,並且宣傳自己於無形。大部分的人,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內功的修練上,練就一身內功,卻沒有施展的舞台。

從我們進入職場的那一刻開始,應該清醒地意識到職場和校園最大的區別,再也不能憑藉自己的默默努力,拿到一紙好成績而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恰如其分的讓你的公司、上司、老闆知道。

我們在提升自己的內在能力時,一定別忘了,寫作、溝通、演講、人際關係經營等能力,才是你展示內在能力的有效出口。仔細想想,身邊那些會賺錢的人,極高機率都是綜合實力極強的人。

真正賺到錢的人,他得到的絕不僅僅是物質而已,而是一個人自身全面的能力提升。你會發現,他接下來做的所有事情,都會變得相對容易。

從一個大學未畢業就失業的女子,再到一個斜槓的媽媽,作者的執行力讓人印象深刻,將時間最大化,但也享受在其中,分享三個收穫:

1. 零碎時間的應用,需要準備與建立模型,善用不同的感官來學習,不是只有眼睛,這樣一來,不但能刺激感官,產生更多的思路,時間的應用也才能真正的最大化。

2. 知識變現,我們一直很少放在心裡,學習若只是內在,沒有向外的能力,就會無法發揮。試著將自己的成就利用書寫、影音來表達,因此將自己拉到制高點,想做的事情,就會變容易多了。

3. 關於找到興趣這一件事,是許多人困惑的事情,特別將這一段摘錄下來,想要提醒自己,也想要分享給朋友:從過往有成就事項,找出關鍵原因,然後,再利用這一些因素進一步來探索新的事情,整體的感覺就會很不同。

以上,是我的閱讀筆記,當你被「知識變現」四個字吸引時,也希望你能帶走一些東西。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外掛,唯有你,才能真正的開啟它。分享給你,也歡迎你分享你的朋友…

❙ 更多資訊...
  ● 連結:揪團 學習資訊 / 線上1-1
  ● 連繫: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 職人旅圖首頁 https://www.cpfs.com.tw/

留言

與您加分

閱讀旅圖: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年度計畫、KPIs慢慢走入輔助的角色,取而代之是一種「變動性」指標的方法。從新聞的瀏覽當中,常見的標題為「雪崩式」〇〇,以2020的疫情而言,旅遊業 雪崩式下滑速度 ,讓人感到十分難以適應這個世界,除了標題是為吸引人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變得太快,不再是狼來了,而是被咬了。 雖世界變化的很快,目標與計畫的本質從未變更,不斷地進步是方法。未來三十年的藍圖依然可以想,只不過,別忘記要隨時更新而已。談到「可變的」目標或是計畫,去年最為熱門的方法就是「OKR目標管理」,因這個議題而出了許多本書,這些書籍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國外的經驗為主,少有一本在地化經驗的書。 一個系統的導入過程,相信不論是經營者、專業經理人,甚至員工,都會希望聽聽本土的案例如何進行?畢竟若能有一個本土實際的案例來作為參考,那麼就最好 要 不過。因為一位好友-詹〇〇的推薦,讓我接觸到這一本書,閱讀時因為有之前OKR的知識,覺得這一本不論是在觀念的說明,還是計畫的過程,非常符合國內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工作很值得參考的一本書。 於變化時代之下,用一張紙管理自己的年度計畫與目標,將一些重要的工作進行整理,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聚焦,更能強化自己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有著強韌的適應性,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吧! ❙  OGSM方法簡介 什麼是OGSM呢?由以下4大內容所組成: Objective(最終目的):企業願景,是全公司上下均須全力以赴的最終目的。 Goal(具體目標):SMART原則將目標化為實際作為,讓員工均能集中目標且竭盡全力朝目標前進。 Strategy(策略):以三大資源「人、錢、時間」,進一步設定出達到具體目標的做法。 Measure(檢核):在執行策略的過程中,將過程切割成小的指標,透過設定小指標,讓執行者確定沒有走偏或走錯路徑。 ❙ 3步驟輕鬆寫出Objective最終目的 任何方法的目的,都是企業往理想方向邁進。設定最終目的,主要提供員工前進的方向,引導到何處,進而產生競爭優勢是重要關鍵,所以第一步必須審視環境。環境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外部環境,另一種是內部環境。如果你對於撰寫「最終目的」很頭痛,以下3步驟將幫助你寫出專屬的理想國藍圖。 第1步:蒐集外部資訊 對外部環境的審視可以使用SWOT分析,建議只要特別回答自身的優勢﹙Strength﹚、機會﹙Opportun...

閱讀旅圖:5W1H經典思考法

PEST、SF、3C、SWOT、價值鏈、PPM、STP、4P、AIDMA、AISAS、產品生命週期、〇〇流問題解決法、ㄨㄨ式創意發想法…等,各式各樣的商業架構,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或是 曾 經使用過其中一、兩個方法。 的確,這些架構或思考工具是開闊思想、整理思緒的強大武器,只要適時適所地善加運用,還能作為加深思想的思考工具。 不過,現今的職場上,能 活用這些思考架構並做出成果 的人並不常見。為何會如此?職場上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5W1H經典思考法:容易獲得成果的人都在用 》的作者渡邊,提出他的看法: 為了讓提案看起來更有內容,加入過多沒意義的架構去 分析的「虛有其表型」 只是習慣性地把資訊套進框架中,然後將其一一列出整 理的「實況轉播型」 不分青紅皂白地硬用架構,結果無法好好統整而使自己 陷入混亂的「弄巧成拙型」 這三種「架構症候群」已經蔓延在大街小巷之中。 這些症狀的共通點,就是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用這些架 構﹙ 想找出什麼重點 ﹚。換句話說,架構症候群的人不擅 長讓思考化繁為簡,直搗核心問題。 明明學了很多架構及創造、思考法,卻無法適當活用。那為何不將複雜 轉 化至最簡單的手法呢? 在發現問題、構思點子、說服他人或解決問題時,將能開 闊視野且釐清本質的5W1H分散、拆解,或是組合。 光靠5W1H這個 簡單卻強大的思考工具, 就能做到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  以Big- Why回推「真正目的」 製造醫療相關產品的公司HogyMedical,當初也是如此。現在他們是製造針筒、手術刀、縫線等多種手術相關消耗品,創造高銷售純利﹙ 2017年3月期:16% ﹚的優良醫療相關器械製造商。 過去,他們 主要的販賣手法 是將產品拿去向醫師一一推銷,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只是賣 針筒或手術刀等物品的業者。 但是, 在重新審視「我們公司是為了什麼存在?」 「為什麼顧客不買我們的產品?」等目的﹙ Why ﹚之後, 他們發現顧客重視的並非「安全 的 在短時間內完成手術」; 更進一步察覺到 , 顧客追求的真正目的﹙ Big- Why ﹚是「增加一天內的手術數量,改善醫院的經營狀況﹙ 事業收益 ﹚」 。 於 是,Hogy Medical 以回推出來的結果,重新定義了公司的事業目的。 現在, 將自家製造的42種器材包裝成一包的「白 內障手術包」, 有了手術器具包之後,醫院的手術 前...

閱讀旅圖: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有位男士實踐了PDCA筆記術之後,得到下列成果: 原本加班超過一百小時以上→變成二十個小時﹙以前沒有一例一休哦!﹚ 兩內年減重十三公斤 個人年收入倍增 一樣是知悉PDCA,但展現出現成效不一樣。 於職場工作的夥伴,對PDCA不會太陌生。 PDCA是一套經常用於品質改善的流程,現在則成為不論任何行業都耳熟能詳的商業語言,個人也十分感到有興趣,使用過程中總感覺有一些些的不對勁,自己也說不上來。 閱讀《 鬼術PDCA 》之後,發現作者將這個方法用於思考目標的落差時,思路變得非常清晰,我也用於年度計畫的專案管理上,果然就找出不少的問題。 若是要落實到每日的計畫與專案計畫,這一本《 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讓我得到一些啟發,作者就是前面提到的男士岡村拓朗。 書中提及,大家都知悉PDCA,但為何會轉不動呢?就是不知PDCA的轉動方法,這句話引起我不少的好奇,進而閱讀。 為何要用PDCA來成為筆記的架構呢?有以下優點: 短時間能改善問題的行動方式 自然而然就能釐清思緒 了解一天之內的行動或計劃的問題點 從作者列舉優點中,找到閱讀這一本書的目的,藉由這本書的觀念啟發,讓自己工作更省力一點,品質更高一點,持續不斷地改善。 ❙ PDCA轉動的三原則 如何讓PDCA轉動,主要有三個原則: 原則1:視覺化 PDCA一點都不難,但為何無法順利運作?關鍵原因不是執行問題,而是沒有看到計畫的整體圖像。所謂的整體圖像是指,於腦中產生像是從上方俯瞰整體計畫的一幅畫,如果不能如同看一幅畫那樣,看出整體圖像不斷的出現變變化或是改善,就很難察覺PDCA的運作,甚致覺得PDCA是無效的。 如何來視覺化呢?首先是圖像化,於《 創意,從計畫開始 》該書提到,製作計畫﹙專案﹚目標,水野學的方法是利用「Google的圖片檢索」方式來進行,利用檢索方式來將計畫﹙專案﹚目標圖像化,並進行目的確認,只要能將PDCA視覺化,就能啟動循環。 第二步驟則是數值化。圖像化讓我們有一個方向,數值化則是精準地反應計畫目標的情形,有數字即能精準掌握。若連改善方案或是行動都能數值化,那要轉動PDCA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最後,就是寫下來。 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寫下來,只是寫下來,成功機率就會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