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簡報也能像樂高一樣,該有多好玩呢?問題是可能嗎?想想,若是一個新手玩樂高積木,要憑一已之力,組裝出一隻大象,可能需要想半天﹙到底該從頭、還是從身體開始…XD…好難哦!!﹚
如果有一份指引說明書,內容清清楚楚的說明,大部分的人,就能輕鬆的組出一隻大象,空間邏輯出眾的人,還可以發揮巧思改變成其他造型的大象,不是嗎?
那麼關鍵在哪裡呢?答案是「說明書」,有說明書在手上,跟著說明書的指引,我們可以專注地找積木﹙蒐集資料﹚,而不必費神的思考,下一步,下下一步為何?這是否就省力不少…
這就是一本書《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想要傳達的概念,若能針對職場需要簡報的人,提供一個「說明書」,好讓平日已傷透腦筋的職場朋友,能於進行簡報之前,針對工作進度或是大型提案有一個報告的架構,然後依據「報告架構」蒐集對的內容,這樣就與玩積木一樣了,專注在內容的準備即可。
❙ 簡報的核心架構
「小蔡,說了半天,你到底想要說什麼?」主管一臉不耐煩,聽了三分鐘,還是聽不到重點。
這一個問題,對一位新手簡報人員,是經常得面對的。明明用心準備了很久,為何老是得不到主管的肯定?問題之一,可能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單張投影片漂漂亮亮的,但整份的簡報架構看起來就像流水帳呢?
若使用邏輯框架重新組織時,就會發現許多不足的部分,其中一種「邏輯框架」就是運用STAR來重組整個簡報的順序,結果就會不一樣。這也是一種模組化的方式,為何模組化如此的重要,模組化的簡報思考又有什麼核心價值?原來模組化是結合系統思維、敏捷思維與商業思維,從這三個思維延伸出三大核心價值:
❶ 系統思維:簡報不是獨立的工作,而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若要簡報有效,一開始就要構思簡報的內容,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在完成簡報的內容。
❷ 敏捷的思維:拆解簡報的關鍵因素,做有價值的事、增加應變彈性。在職場最缺的就是時間,於有限的時間內,都能組織對應的簡報內容,從容面對各種報告場景,提升應變的彈性。
❸ 商業思維:簡報不僅是交差,也要解決問題,更是提升個人價值的機會。有價值不是用嘴說的,也不在於你懂多少,而是你如何去呈現你的工作成果與專業價值。
那麼?除了上述的STAR邏輯思考框架之外,還有其它的嗎?
書中整理出工作型簡報常見的三大類型、九種邏輯框架﹙詳見第076頁﹚。這可是書中精華重點之一,非常推薦大家,慢慢細嚼,只要能掌握這九種邏輯框架,再稍加變化,相信這是一個簡報「無敵」的開始。
關於三大類型,我稍作文字補充說明之:
※ 時間類型:呈現趨勢、時程、流程、步驟等時間流向的架構
進度﹙工作﹚報告是職場中最為常見的報告之一,以年度報告為例,準備時即可利用這期間框架,區分為三段:過去﹙成果與反思﹚、現在﹙進度說明﹚、未來﹙規劃與挑戰﹚,報告架構就會變得完整與清楚。除了期間框架之外,也可用以「階段框架」與「步驟框架」來進行。
※ 空間類型:根據規模大小、距離遠近來組織架構
主要是針對規劃產業或是市場分析報告,內容繁多,要如何來規劃這一個報告才不會凌亂呢?如果內容是涉及規模大小,就採用「規模框架」,由大至小的規劃架構;如果內容是涉及地域遠近,就採用「距離框架」從遠到近的規劃架構。
※ 情境類型:根據場景時機與強調焦點來選擇適當的框架
以四個例子來說明:
- 你準備向主管報吿一個專案企畫的內容規劃。→採用的是主題框架。
- 準備公司內部升職報告。→採用的是議題框架。
- 資安事件的問題處理匯報。→採用的是問題框架。
- 專案計畫的成果報告。→採用的是課題框架。
決定架構之後,即可搭配上述的表格,再加以細化裡面的結構,以主題框架而言,你必須要進一步準備框架元素,說明專案企畫,讓聽眾快速掌握全貌,其元素有三:
- 目的:為什麼要談論內容?
- 關聯:內容對於簡報對象的關聯、影響或重要性?
- 效益:內容對於簡報對象有什麼價值?可以獲得什麼?
❙ 設計自己的簡報範本
思考的框架完成之後,接續要進行的就是簡報範本的製作。有一個簡單好用的範本,讓你降低工作的準備難度,書中提出了三個步驟,打造出專屬於你的簡報範本。
步驟 ① —設計版面
投影片的版面,就如同房屋的格局,決定資訊區塊的位置分配,盡可能符合受眾的視覺習慣。有以下兩個重要的規則:
- 視覺動向:從左到右、由上到下、順時針
- 吸睛程度:人物圖像 > 景物圖像 > 文字數據
工作簡報的版面,不需要太複雜,受眾的專注力應該投入在我們希望他們看到的資訊上,而不是多樣化的版面設計,可以設計五張投影片作為母版。
步驟 ② —選擇字體
簡報中的字體,會影響整體的風格。其中字體的種類不能過多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需要注意的細節,即是否有襯線:
- 有襯線:字體乾淨俐落,適合商務風格與動態呈現,做為放大字體也很適合。
- 無襯線:給人的感覺是較為人文與靜態,容易辨識,適合做為內容說明。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要是感覺,就代表因人而異,而非絕對的標準,依據你使用的軟體,來進行選擇。書也提到兩種字體的使用,若是需要加粗、或是作為關鍵訊息,作者偏好「微軟雅黑體」,其它的內文,則使用的是「微軟正黑體」,供大家參考。
步驟 ③ —挑選色彩
色彩的應用絕對是一個重點,過去五顏六色的簡報,誤以為很高級,看完專業簡報之後,才知悉專業簡報刻意的使用色彩的種類,更能凸顯色彩代表「重要」的意義。中國的水墨畫,憑藉著深淺色也能展現出層次感的變化,簡報更是如此,謹慎的使用色彩更是重要。
簡報中的色彩,有兩層的意義:第一、用來凸顯重點;第二、呈現出品牌形象。建立色彩組合時,只需要挑選背景色、主題色與重點色,其中主題色與重點色,依據作者的經驗,佔整個簡報的比例不到兩成,大多都是以背景色為主。其原則如下:
- 背景色:淺底深字、深底淺字
- 主題色:自家公司或個人品牌,符合簡報的主題色彩
- 重點色:對應於主題色能產生強烈對比的色彩
若能於簡報範本加注一些心力,不但整體的簡報較具有一體性,同時也會降低受眾的閱讀難度,因此版面的排版方式也很重要,簡報完成之後,可以格狀檢視進行查看,以下兩種排版方式,提供職場的朋友參考:
- 並列﹙水平並列、垂直並列、水平垂直混和﹚
- 左右﹙左圖右文、左表右文﹚
❙ 舊簡報大翻身實務
※ 簡報內容層次概念
簡報就是化繁為簡,意思是文字越少越好,而且盡量以視覺化的圖像來呈現。不過,問題是,有時候考量到報告的場景,主管不希望你刪除過多的文字,以避免誤解,畢竟圖有時候不夠精準,看的角度不同,意思就不同。而文字是屬於精準表達型的,一個簡報文字很多,該如何是好呢?
其實,化繁為簡總共有兩種意涵:
- 資訊減量:就是刪除文字,以圖作為主要表達的方式。
- 層次區別:運用層次的區別,讓大量的資訊或是文字的內容,能有更好的理解方式。
如何做到第二項的層次區別呢?層次區別目的在於讓簡報者好說明,而聽眾也更容易理解。其步驟有三個:
- 摘出重點文字
- 建立新的層次﹙加入小標題﹚
- 運用設計原則強化視覺效果。﹙對齊、顏色等技巧﹚
※ 整合參考的四技巧
於不同的媒材上找簡報的素材,這些素材通常是經由翻拍或是掃瞄,解析度不佳、圖片太小、風格不符,進而造成整合簡報時,產生許多的問題,可以運用以下四個技巧來處理。
技巧❶:重製
清晰度不佳,可以利用找示意圖的方式來取代原有圖像。
清晰度不佳,可以利用找示意圖的方式來取代原有圖像。
技巧❷:崁入
若圖像風格與簡報有所出入,建議可以將該圖片利用去背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就會大大的減少突兀感。
若是要將圖片去背,改為可攜式網路圖形(英語: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PNG),書中推薦一個網站,供大家參考,網址:https://pngtree.com/ ﹙有付費與免費兩種方式,記得詳看哦!﹚
若圖像風格與簡報有所出入,建議可以將該圖片利用去背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就會大大的減少突兀感。
若是要將圖片去背,改為可攜式網路圖形(英語: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PNG),書中推薦一個網站,供大家參考,網址:https://pngtree.com/ ﹙有付費與免費兩種方式,記得詳看哦!﹚
技巧❸:加框
將圖片加入框線配合陰影效果,即會創造出浮貼的層次感。
將圖片加入框線配合陰影效果,即會創造出浮貼的層次感。
技巧❹:放大鏡
利用局部圖形分裁方式,製作出特殊形狀的圖像,用於複雜圖像的局部說明,是相當有效果的的降噪技巧。
利用局部圖形分裁方式,製作出特殊形狀的圖像,用於複雜圖像的局部說明,是相當有效果的的降噪技巧。
❙ 結論:模組化風格,源自你的個性
不論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來回地確認與精雕細琢,如何讓自己精益求精,那麼檢查的步驟必不可少,運用三個步驟來幫簡報進行健檢:
步驟❶ 檢視架構邏輯
- 目的:確認簡報的目的是什麼?希望聽眾的反應是什麼?
- 開場:是否有與聽眾建立連結?
- 內容:架構是否有邏輯?過場頁或階段性總結是否有改善聽眾的專注力?
- 結尾:讓聽眾留下深刻印象,以及喚起行動。
步驟❷ 檢視內容層次
- 元素:每一張投影片,是否有包含三個元素:標題、內容與重點訊息?
- 階層:是否有重複運用「留白,對齊、對比」這幾個設計元素,維持簡報的一致性,降低聽眾的疲勞認知?
步驟❸ 檢視視覺風格
- 字型:使用字型不要超過兩種,一種用於標題與重點訊息,一種用於輔助資訊。
- 配色:配色方案為何?是否有符合這一次的簡報內容?
表達溝通是職場重要的一環,閱讀這一本書,慢慢去消化一個簡報該如何來進行?從開始執行工作,就開始思考簡報的核心要素,而非完成工作才思考與整理。
同時作者分享「思路模組化」的概念,必定有助於簡報的準備工作,這也是我一直想要精進的,分享三個收穫:
同時作者分享「思路模組化」的概念,必定有助於簡報的準備工作,這也是我一直想要精進的,分享三個收穫:
- 思維可視化,作者提到作簡報的九宮格與三大類型的九種邏輯框架,這是一種思維可視化,是這一本書的精華所在,也是作者功力深厚之所在,更是不斷地修改而來,這一個作法值得思考與學習。
- 工作簡報循此脈絡,那麼教學簡報是否也是如此?用工作型簡報重新來架構與修正教學型的簡報,想必收穫也會很大,這應會讓學生或是學員,更為專注。
- 重製新簡報相信大家想到就會感覺「無能為力」,若改成有系統化逐一修正舊簡報的內容,應是可行。舊簡報數量非常龐大,過去若沒有系統化,導致簡報上下位階並不明顯,若能運用Xmind﹙心智圖﹚進行架構整理,再適時加入「過場頁」﹙單元與單元之間﹚與「導覽列」﹙一個單元若頁數過多時輔助使用﹚,將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簡報如同你的個性,不論如何用力學習他人,也是學不來的。回到自己的身上,了解自身的優劣點,設定適當的目標,選擇正確定位自己的簡報,才是我閱讀此本書該做的事情,分享給你,更希望分享給你的朋友,一起提升「價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