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旅圖:心理學如何幫助了我

心理學是一門學問,我想有慧根的人才能讀得懂。但人生總是在職場高低起伏中渡過,也經常受困於自己淺薄的知識,解決一事,又增加一事。經常聽人說,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是真的嗎?


要如何能夠更加瞭解自己,為自己創造不同人生,甚至更去理解他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他人的立場,而有更進一步的思考與演化?或許我們可以回到最原點,從心出發。理解人為何如此,因而不害怕去改變自己,更懂得去調適自己,或許才是心理學真正的用意。

記得姚仁祿老師曾經說過,設計、神經學、心理學是未來人人都必要學習的知識,因為唯有想得更真,才能適應未來的變化,就從心理學的實用指南《心理學如何幫助了我:享受美好人生的八堂生活課》,分享其中的三篇:閱人術、聊天術與治好你的拖延術出發。

❙ 一切盡在不言中:心理學教我的客觀閱人術
不少科學家認為,表情的用途,純粹是為了給別人看,而不是給自己看的。當我們獨處時,臉部通常不太會有什麼表情,不過,一旦身邊有人開始跟我們互動,我們的表情就會馬上豐富起來。

每個人都一樣,只要跟人有所互動,即便只是眼神交會,也會不自覺產生一連串的非語言訊號。所以遠端觀察是一回事,只有開始跟對方產生互動,這些訊號才會落實為更明確的印象。

想像有一天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位身穿套裝的漂亮女生,忽然發現她是你許久不見的大學同學。這時,她也剛好看見了你,露出驚喜的表情。久未見面,忽然巧遇,這時要給她一個擁抱?跟她握手?還是揮個手,點頭致意就好?

要能適切的反應,就必須鍛鍊自覺的能力,知道自己可能會預設什麼立場,才能更善於與別人互動,而不是一開始就造成誤會。這在心理學被稱為「脈絡化思考」﹙contextual thinking﹚ 我們把直覺納入參考,但同時考慮到對方的背景、所在地點、場合屬性、身邊其他人等環境因素。事實上,這些環境因素可能都會影響你們互動的狀態。

➤閱人四步驟
這些年來,作者將這種察言觀色的脈絡化思考,歸納成一套SOP,分為四個步驟:觀察、分辨、分析、試探。
1、觀察
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留意對方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會對一個人有很強烈的好感或厭惡感,卻說不上來為什麼。如果要能真正懂得閱人,在學習觀察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

要先學會自問:我是否對某些特定的形象、穿著打扮、種族膚色等個人表徵帶有成見呢?如果缺乏自覺,我們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刻板印象與別人互動,得到的訊息也就容易失真。

要試著用一種「初學者」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互動,保持開放的心態,同時專注於當下的狀態。這聽起來很複雜,但只要多加練習,就不難培養出既能觀察細節,又能抑制反射性批判的能力。

2、分辨
互動一段時間後,就能開始辨識出一個人的行為特徵,認識他的「慣性動作」,假設他平常都會這麼做。我們把慣性動作當成一個水平,才能辨識出這個人是否有異於平常的表現。

舉例來說,一個人可能有咬嘴唇的習慣。他可能個性比較急,說不定有點焦慮,也許當天喝了太多咖啡,這些都無法確定,也不是重點。但如果你在跟他交談的過程中,他突然不咬嘴唇了,這就是一個異常的訊號。這時你要倒帶思考:剛才發生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讓他突然停止了?

作者分享自己就常在開會時運用這個技巧。當我向客戶提出品牌分析報告時,我會留意客戶的肢體動作。只要我分析得到位,客戶通常都會點頭。

但如果我提到某個重點,卻發現客戶沒有點頭,那可能表示他們對此不認同,也可能表示他們沒想過這一點而感到驚訝。我通常不會當下直接反應,而是繼續講別的,稍後再繞回去試探一下剛才的重點。往往這時候,有了第二次的討論機會,客戶會更直接表達心裡的想法。

3、分析
一個平常不抖腳的人突然開始抖腳,他是緊張呢?興奮呢?還是不耐煩呢?是因為會議超時,還是因為剛剛老闆走進來,讓他感受到壓力?進行分析時,我們要把環境的各種因素考慮進來,歸納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分析,就不光是憑想像了,而是嘗試用你已經蒐集的事實基礎,去找出背後的原因。當我們開始分析事情時,我們可以用過去的經驗來輔助,但小心不要把過去的經驗完全當真,畢竟每個人的肢體語言和反應都不太一樣。

網路上很容易查到各種資訊,告訴你什麼動作代表什麼意思,例如人在說謊或是緊張時,會改變呼吸、重複字句、遮住嘴巴、不斷抖腳、變得多話、忘記眨眼,或不停的眨眼。但一個懂得察言觀色的人,絕對是因為懂得分析和試探,而不是只憑對方的單一舉動就下判斷,這也是《FBI教你讀心術》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的重點。

4、試探
透過分析,你對於互動的觀察有了一些假設,這時就要用技巧性的試探,看看哪一個假設是對的。舉例來說,如果你發現一個人開始抖腳、摸脖子、表現出著急的下意識動作,或許可以直接問他:「你是不是在趕時間呢?」當然,對方很可能會因為客氣而不會直說。

例如會議中,如果覺得對方可能感到不耐煩,我們可以稍微有技巧的表示:「會議再三分鐘就結束了,我等一下也有另一個會議。」要是對方聽到這句話就不再抖腳或摸脖子了,那我們就比較能確定,對方確實是在趕時間。但如果對方說:「不趕時間,還好!」又接著問你:「剛才你提出的建議,能在預算內完成嗎?」這可能就是他內心焦慮的原因。

我察覺到一個很妙的現象:只要對方不是刻意隱瞞或欺騙你,往往在你善意試探,卻沒有猜對時,對方就會給你更明確的暗示,甚至會直接說出來。

❙ 蓋一座動人的故事屋:心理學教我聊天的藝術
我們會很羨慕一些人,好像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很自在。什麼人都不認識,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幾分鐘後,你就會看到他們跟別人聊得很熱絡。他們哪來這麼多話題啊?到底反應要多快,腦袋要多博學啊?作者說,聊天如同蓋房子,一樣可以有所依循。

第1步:勘察地形
在蓋房子、買房子前,我們一定會先做功課:地點好不好、左鄰右舍是什麼人、鄰近的學區與商圈又是如何....那麼在和人聊天前,是不是也應該先做點功課呢?這就好比是勘查地形一樣,做點功課,才能知道該和他聊些什麼。

如果今天你要參加某個聚會,當然可以先上網查查主辦人的生平、認識一下他的工作產業。更加分的是,你還可以先記下幾個產業中的術語,把這些術語運用在交談中。

例如,在聚會裡,某個人說他是設計師時,你可以問他:「那你是平面還是工業設計?」如果對方說他是程式設計師,你可以再追問他:「哇!那你是寫APP還是系統程式的呢?」對方聽到了一定會馬上提起精神,以為你就算不是同行,也應該是個內行人。

平時,我們也能多看看產業新聞,閱讀不同領域的知識。你不需要讀得很深,不要讓自己產生資訊焦慮,即使只有過目,也總比完全不接觸來得好。而且,這些基本知識,會讓你變得言之有物,碰到什麼話題都不怕,絕對比每次都只聊天氣和八卦來得有價值。

所以,在開始蓋房子前,勘查地形的功課是不能省略的。每天花幾分鐘瀏覽一下新聞、時事、流行話題,或是閱讀近期熱門書籍,甚至是社群網站,都可以獲得不錯的談資!如此一來,不管將來你面前出現的是什麼人,你都能有備無患。

第2步:打好地基
當兩個人開始交談,基本的溝通模式,包括對彼此的印象,大約在前三到五分鐘就會建立。這短短的幾分鐘,就像是房子的地基,地基打得愈好,聊天過程就會愈穩,樓就可以蓋得更高。

好地基取決於什麼呢?就是你和對方所建立的對話空間與感覺。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多少都會有點緊張,稍微有些尴尬,尤其是比較內斂含蓄的亞洲人。但隨著相處時間拉長,當你們習慣彼此處在一個空間裡,這個尷尬就會逐漸淡化。

打地基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和對方降低一開始的不自在,讓對方覺得跟你聊天是舒服的,可以暢談,不會拘謹。所以在這個階段,感覺比訊息更重要。

要營造輕鬆的好感,首先就不能排斥客套的問候、寒喧、聊天氣這種「哈拉」﹙small talk﹚哈拉的特點就是很淺薄、很表面、沒什麼個性,但同時也很輕鬆、友善。重點是,你說的時候可以很輕鬆、友善。對方可能完全不會留心你說的話,只會注意到你這個人是否給他好感。所以,不要一開始就為自己的客套話道歉,或在那裡要說不說,表現出很尴尬的樣子。

喔!當然,如果你要去參加社交聚會,請不要吃那些生蒜、洋葱、韭菜之類的食物。如果有抽菸、喝咖啡等習慣,最好隨身攜帶薄荷糖,不要因為「氣場太強」而讓人敬而遠之。我以前都會在西裝口袋裡放一盒「Tic Tac」 但後來發現走動時會沙沙作響,後來就改成薄荷片和噴劑。

另外,還有一個小技巧,這是作者個人經常使用的社交祕訣,在結識新朋友的階段非常有效,那就是:轉述別人的讚美。「原來某某人說的那個厲害的學長就是你啊!」「剛才聽某某說,你是他認識最厲害的廣告人。」「主辦人叫我一定要來認識你,說你的人生經歷可以直接出書了!」

別人的讚美說出來不但不會肉麻到自己,還能讓對方覺得有面子,也為稱讚他的人加分,這是為別人積口德啊!而且,你這樣還可以直接順著問對方:「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第3步:加蓋樓層
如果用蓋房子來比喻聊天的過程,在一開始低樓層的階段,會比較適合聊一些實際的觀察和敘述。但當房子愈蓋愈高時,就可以聊更多內心的感覺和想法。如果你漸漸能和對方從敘述事情,聊到他的想法,就代表你正一步步靠近他的心靈閣樓。

怎麼樣才能順利一層層往上蓋呢?最直接又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對方說出他精采的故事,再用自己的故事來交流。每個人都有精采的故事,每個人也都愛聽精采的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說出精采的故事,這就是你可以效勞的地方。既然你是來蓋房子的,如果對方有一堆凌亂的瓦片和磚頭,你就可以幫助他把這些碎片組織起來。

一旦對方開始說起他的故事,請不要打斷他,那是大忌!如果他說:「我上週剛從峇里島回來...….」最糟的應對是:「之前我去峇里島,就怎樣怎樣.....」你沒等對方說完,就把人家的話題變成一種自我炫耀,那還聊什麼天?等對方先說完,再來分享自己的經驗。

還有,也不要太快就下結論。當對方說:「我上週剛從峇里島回來,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像是我每次買東西時都很緊張,因為簡直就是高手過招....」如果你回應他:「喔,對啊!那裡真的都是這樣,討價還價太累了,很多人寧可不買!」對方起了個故事的頭,但你卻立刻下了很籠統的結論,那他要怎麼講下去?

最後,也才能用對等且真誠的關係來互動。最主要的概念是:把自己的舞台放低一點,請別人上台,把他的故事當一回事,好好跟他互動。你可以先問一個具體的問題,例如:「你殺到最低的折扣是多少?」或者:「你曾經上過當嗎?」更好的問題是:「你說買東西像高手過招,那你碰過哪個高手,讓你覺得真的很厲害?」

一個好的問題,往往能夠引導出好的故事。

其實每個人都愛說故事,所以會聊天的人,能讓對方用說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經驗。自己聽了不但不無聊,說不定還有些啟發,對方也因此獲得抒發,這才叫賓主盡歡。

聊天的過程,也是為了創造共鳴。最容易創造共鳴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放到對方的故事裡,跟他一起體驗那個經驗。你可以試著跟對方說:「哇!如果我是你,一定會覺得如何如何...…..」這樣,就能幫助你們從討論一些客觀的事實,快速前進到談感覺的層次。

每個故事都有個結尾,也就是故事的經歷對主角所造成的改變。你可以試著問他:「這些經驗是否改變了你呢?」「如果可以再來一次,你還會做同樣的選擇嗎?」「你之後還會自己出國旅行嗎?」「你覺得自己還願意相信別人嗎?」你就算清楚知道一個人一整年的流水帳,但或許在總結下,他還是會歸納出一個讓人驚訝的感受:「雖然那次被人拿槍指著頭,差點喪命,但我還是會選擇一個人旅行,因為,我不想讓恐懼控制了我的自由!」

如果你聽了對方的故事,覺得特別有共鳴,那更好!請大方說出你的感受,順便分享自己的故事。透過這些實際經歷的分享,相信能讓彼此開始堆疊出更深層的共鳴和感受。

第4步:閣樓談心
讓我們把蓋房子最終抵達的樓層,稱為「心靈閣樓」,想像成是一個溫馨的小房間,只對知心的人開放。裡面有很舒服的沙發,燒著柴火的壁爐,擺著熱可可的小圓桌。當你跟對方在「心靈閣樓」的狀態下談天時,即便外面被喧囂包圍,你們內心的感覺卻是平靜、專注的,彷彿世界上只有你們兩個。

心靈閣樓,是一個有感情的思考空間。有一種心理學使用的輔導技巧叫做「價值釐清」:透過一個設計好的互動過程,讓人觀察自己在不同生活面向的價值觀,例如:對伴侶與婚姻、家庭關係、友誼、職涯、成長與發展、娛樂、精神層面、公民生活等的想法。

你可以想像一個人的心靈閣樓中,放了許多不同顏色的瓶瓶罐罐,每個瓶罐裝的是一種因為經歷故事所淬煉出的人生價值觀。每個人放的東西或許都不一樣,重視的層面不一樣,甚至喜歡分享這些價值觀的方式也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想要和別人在談話中找到最深層的共鳴,想要知道閣樓裡哪一個面向是他最關心的,就要先透過方法找到討論的基礎,彼此的聊天才能真正深入,產生更真實同步的好感。

我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想法和態度,都藏身在交談的每一句話背後。背後的人實際是什麼樣子,我們很難判斷,說不定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當你得以走進別人心裡時,你不一定是真的多知道了些什麼,而是因為你展現出想要了解對方深層個性的渴望。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已經勝過99%只會跟他們閒扯淡的泛泛之交了。要踏入心靈閣樓不難,但你要先放開個人成見。人生本來就是複雜、難解、充滿矛盾的,能夠不帶批判看到這一面的人,就值得當個知心朋友。同樣的,你也應該要適時打開自己的心靈閣樓,邀請對方脫離客套,在一個將心比心的位置交談。如果能用這種態度交朋友,人緣一定會好。

➤如何漂亮的收尾
每段對話都有開始和結束,經過一番知心的交談,離開心靈閣樓時,說不定還會依依不捨呢!結束談話前,你可以試著用「我們」取代「我」和「你」。例如從「希望下次你可以與人開心的討價還價」 變成「希望下次我們都能與人開心的討價還價」。這種代詞的微調,有很重要的含義,因為這代表你們在聊天、說故事的過程中產生共識。現在「你們」已經在同一層閣樓,同一個世界了。

當你和別人有了一段很棒的對談,在最後請記得跟他說聲謝謝,告訴他:「我真的很高興你願意跟我分享這些,因為你讓我有機會認識,別人看不到的你。」

除了感謝,還可以記住這次聊天中最有意思的關鍵詞或重點,這將會變成你們下次見面時,用來啟動熟悉感的通關密語。等你們下次碰面聊天時,提到上次的關鍵詞,對方八成會記得,而且一定會覺得很窩心!

❙ 每個人都會拖時間:心理學教我如何克服拖延症
每個人都會拖時間,作者最近讀了一篇報導,文章指出:「20%的成年人是長期拖延症患者。」心想:「等一下,應該是八、九成才對吧!」

有拖延症的人很奇怪,不是所有的事都拖,只有重要的事才拖。並不是動作慢,反而大部分時間手腳還挺快的。偏偏就是那些最需要慢條斯理、按部就班的大計畫,才會拖泥帶水。這是為什麼?

「要戰勝世界,必須先戰勝自己。」如何克服拖延的毛病,是我們每個人在成功路上一堂必修的學分。光靠意志力是不夠的,因為拖延症包含許多複雜的心理因素,無法全用蠻力解決。就好像一部車,當你發不動時,一直不斷轉鑰匙、踩油門是無濟於事的。你必須打開引擎蓋,看看到底是哪裡出了狀況。

➤你是哪一種拖延症患者?
心理學者整理出生活中最常見的拖延症患者,約略分為以下四大類型:
第一種,就是想要拚到最後一刻的衝刺者。
有些人喜歡那種在最後緊要關頭,才把事情一口氣完成的感受,甚至還能從中得到其他刺激。但這麼做勢必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壓力,而且實際的效果太不可靠。

第二種,出自於人的逃避心態。
這類型的患者,習慣在心中充滿假設事情完成後將面對的批評與失敗,也因為經常懷有恐懼,所以自然不想完成事情。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會對自己應該要完成的事情有所預期,但不一定人人都會因此拖延逃避。這種對結果懷有恐懼的拖延類型,多半發生在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的人身上。

第三種,是選擇困難的後果。
有些人本來就容易猶豫,對自己的決定容易動搖,每一個選擇好像都對,又好像都不對,因此無法決定該怎麼做事,所以就愈拖愈久,消耗自己的精神。尤其當你因為無法評斷,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價值,或能不能讓自己快樂而左思右想時,拖延自然就發生了。

第四種,是那些特別衝動、尋求刺激的人。
這類型的人拖延事情,是因為他們總是把精神放在更好玩或更感興趣的事上面。這種人容易分心,時間觀念也比較差,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無法自覺時間的變化。但對於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就幾乎不放在心上,導致事情總是拖到最後一刻。

今天你要解決拖延症,可以先檢視一下自己比較接近哪種類型。各種類型背後的動機稍不同,所以進一步的認識,或許能幫助你跟自己對話。但無論是哪種類型,有個觀念你必須認識,那就是我們對當下快樂與未來快樂的評估。這點很重要,所以請我們鑽進自己的腦袋,到裡面認識一隻猴子。

➤馴服你的及時行樂猴
每個人的腦袋裡,都住了一隻「及時行樂猴」﹙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這是個心理學界常用的比喻,我覺得還挺傳神的。及時行樂猴所代表的,是我們當下享受、及時行樂的一面。牠住在我們的「腦緣系統」﹙limbic system﹚ 而腦緣系統是大腦很原始的部位,衝動又情緒化。

相對的,我們理性、自律的思考系統,則是由一個叫「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的位置所主導。前額葉皮質是人類比起其他哺乳類動物進化最多,發展也最明顯的地方,主要負責分析、整理資訊、計劃與決策。後者讓我們能克制欲望,提醒我們有比及時行樂更重要的目標,也經常會跟及時行樂猴進行拉扯。

我們都要學會如何跟自己的猴子相處,這是成長中很重要的練習。我們學會逼自己起床、去辦公室打卡、忍受漫長無聊的會議、填寫報稅表等等,這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有些時候,你會有一些選擇。

要戰勝拖延的毛病,不能只靠意志力,因為意志力總有窮盡的時候,而且會讓我們感到疲倦,當你感到疲倦,猴子就更容易贏。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帶你的猴子去遊樂園。嘘,不要跟猴子說!「遊樂園」只是個幌子,我們來跟牠玩個遊戲,藉此訓練牠。

一開始,請先「畫靶」,也就是設定目標,寫下你必須要做的事情。再來,定義遊戲規則和時間。例如,要撰寫一個年底的大報告時,遊戲規則就是「整理過去的資料」 ,而這需要花「半小時」。最後,你要懸賞獎勵。對猴子說:「今天如果能完成半小時的資料整理,就去咖啡店餵你一塊愛吃的點心。」也要跟猴子說:「不能作弊,作弊就是豬!」

只要你畫得夠清楚,遊戲難易度適中,時間也設得合理,猴子應該就會願意配合著試試看。此時,恭喜你跟自己的及時行樂猴妥協成功,趕快開始行動吧!

如果時間到了,也確實達成目標,請一定要信守承諾,去咖啡店買個點心犒賞猴子。反正犒賞牠,就是犒賞自己,絕對雙贏。當然,這份獎勵也不能過頭,不要做了半小時的正事,就出去逍遙半天。這個分寸,你應該自己拿捏。總而言之,你一定要讓自己相信自己,因為及時行樂猴可是不好惹的。

面對及時行樂猴,真的就要像訓練小動物一樣。透過重複達成目標、實現承諾,你內心的猴子將會變得更聽話。工作上了軌道,將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成就感,形成正面循環。所以給自己獎勵的同時,也可以趁著這個好感,計畫下一個目標和獎勵,讓你完成一系列連貫的目標。

心理學者發現,當我們列下待辦事項時,這個動作本身會讓人覺得「我已經有進度」,因此會獲得壓力的紓解和一點點成就感。但這個成就感,也往往會讓人鬆懈,反而不會開始行動。所以有些拖延症患者很會給自己列待辦事項清單,但一天下來,他們最大的成就,很可能就是列這個待辦事項清單。

另一種狀況,就是當待辦事項清單變得太長,反而導致債多不愁,對清單視而不見,或只挑容易完成的項目先做。因為一個需要深思的大案子和一個只需要跑腿的差事,同樣都是清單上的項目,完成一項算一項,比較容易劃掉的項目當然會像是較好的選擇。因為上述這幾種心態,你給自己列待辦事項清單時,需要遵守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事不過三法則」﹙The Rule of Three﹚

「事不過三」的意思是:每天從你的待辦事項清單裡,選出三件事來優先完成。就只有這三件事,每次不要給自己超過三件事來做,而且我建議可以這樣分配:

第一件事,可以選擇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例如:回一封e-mail。這不會太複雜,是能輕鬆做完劃掉的事,達成第一關。

第二件事,應該是跟未來計畫有關的。例如:為年底的報告做一點研究。這件事未必是今天就必須做完的事,但每天增加一點進度,絕對有好處。

第三件事,則是做一件今天必須處理完的事情。

為什麼建議這樣安排呢?首先,意志力就像是肌肉,我們的內心也需要暖身。當你在健身時,如果直接就從高強度訓練開始,肌肉很可能會因此受傷,而且效率也不會太好。先完成一個中低難度的項目,讓自己暖身,也能比較容易循序漸進。

有一種心理現象叫「柴嘉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指的是我們對未完成的事情總是念念不忘,甚至比起已完成的事情更容易會想起。換句話說,每一件被拖延的事情,其實都會懸在心裡,造成內在的壓力。所以,從比較能夠輕鬆完成的第一件事開始,獲得一點成就感,同時能降低壓力,給我們繼續往前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把這個持續的動力放在「需要完成但不是最急迫」的事情上,因為這是平常最容易被拖延的。等你有了一些進度後,再來處理「今天必須完成」的急迫事項。

你或許會問:「我今天必須完成的事情好多喔!可不可以先把最急的事情做完,再來做其他的?」當然,這是你的生活,本來就可以自己做決定。但請試想:正因為原本不急迫的事情被拖到最後一刻,所以才變成今天的急迫事件,不是嗎?既然這樣,為何不從今天就開始改變呢?你是否可以做一些取捨,把一些事情交給別人做呢?

利用「事不過三」法則,讓你在龐雜事項的清單中,做出選擇和取捨,找出事情的優先順序,不要讓自己被一個過長的清單壓倒。你也可以在每天睡覺前先列出隔天要做的三件事,這就減少了早晨思考與做決定的時間,加快你開始工作的效率。


❙ 更多資訊...
  ● 連結:揪團 學習資訊 / 線上1-1
  ● 連繫: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 職人旅圖首頁 https://www.cpfs.com.tw/

留言

張貼留言

與您加分

閱讀旅圖: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年度計畫、KPIs慢慢走入輔助的角色,取而代之是一種「變動性」指標的方法。從新聞的瀏覽當中,常見的標題為「雪崩式」〇〇,以2020的疫情而言,旅遊業 雪崩式下滑速度 ,讓人感到十分難以適應這個世界,除了標題是為吸引人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變得太快,不再是狼來了,而是被咬了。 雖世界變化的很快,目標與計畫的本質從未變更,不斷地進步是方法。未來三十年的藍圖依然可以想,只不過,別忘記要隨時更新而已。談到「可變的」目標或是計畫,去年最為熱門的方法就是「OKR目標管理」,因這個議題而出了許多本書,這些書籍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國外的經驗為主,少有一本在地化經驗的書。 一個系統的導入過程,相信不論是經營者、專業經理人,甚至員工,都會希望聽聽本土的案例如何進行?畢竟若能有一個本土實際的案例來作為參考,那麼就最好 要 不過。因為一位好友-詹〇〇的推薦,讓我接觸到這一本書,閱讀時因為有之前OKR的知識,覺得這一本不論是在觀念的說明,還是計畫的過程,非常符合國內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工作很值得參考的一本書。 於變化時代之下,用一張紙管理自己的年度計畫與目標,將一些重要的工作進行整理,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聚焦,更能強化自己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有著強韌的適應性,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 》吧! ❙  OGSM方法簡介 什麼是OGSM呢?由以下4大內容所組成: Objective(最終目的):企業願景,是全公司上下均須全力以赴的最終目的。 Goal(具體目標):SMART原則將目標化為實際作為,讓員工均能集中目標且竭盡全力朝目標前進。 Strategy(策略):以三大資源「人、錢、時間」,進一步設定出達到具體目標的做法。 Measure(檢核):在執行策略的過程中,將過程切割成小的指標,透過設定小指標,讓執行者確定沒有走偏或走錯路徑。 ❙ 3步驟輕鬆寫出Objective最終目的 任何方法的目的,都是企業往理想方向邁進。設定最終目的,主要提供員工前進的方向,引導到何處,進而產生競爭優勢是重要關鍵,所以第一步必須審視環境。環境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外部環境,另一種是內部環境。如果你對於撰寫「最終目的」很頭痛,以下3步驟將幫助你寫出專屬的理想國藍圖。 第1步:蒐集外部資訊 對外部環境的審視可以使用SWOT分析,建議只要特別回答自身的優勢﹙Strength﹚、機會﹙Opportunity﹚

閱讀旅圖:5W1H經典思考法

PEST、SF、3C、SWOT、價值鏈、PPM、STP、4P、AIDMA、AISAS、產品生命週期、〇〇流問題解決法、ㄨㄨ式創意發想法…等,各式各樣的商業架構,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或是 曾 經使用過其中一、兩個方法。 的確,這些架構或思考工具是開闊思想、整理思緒的強大武器,只要適時適所地善加運用,還能作為加深思想的思考工具。 不過,現今的職場上,能 活用這些思考架構並做出成果 的人並不常見。為何會如此?職場上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5W1H經典思考法:容易獲得成果的人都在用 》的作者渡邊,提出他的看法: 為了讓提案看起來更有內容,加入過多沒意義的架構去 分析的「虛有其表型」 只是習慣性地把資訊套進框架中,然後將其一一列出整 理的「實況轉播型」 不分青紅皂白地硬用架構,結果無法好好統整而使自己 陷入混亂的「弄巧成拙型」 這三種「架構症候群」已經蔓延在大街小巷之中。 這些症狀的共通點,就是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用這些架 構﹙ 想找出什麼重點 ﹚。換句話說,架構症候群的人不擅 長讓思考化繁為簡,直搗核心問題。 明明學了很多架構及創造、思考法,卻無法適當活用。那為何不將複雜 轉 化至最簡單的手法呢? 在發現問題、構思點子、說服他人或解決問題時,將能開 闊視野且釐清本質的5W1H分散、拆解,或是組合。 光靠5W1H這個 簡單卻強大的思考工具, 就能做到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  以Big- Why回推「真正目的」 製造醫療相關產品的公司HogyMedical,當初也是如此。現在他們是製造針筒、手術刀、縫線等多種手術相關消耗品,創造高銷售純利﹙ 2017年3月期:16% ﹚的優良醫療相關器械製造商。 過去,他們 主要的販賣手法 是將產品拿去向醫師一一推銷,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只是賣 針筒或手術刀等物品的業者。 但是, 在重新審視「我們公司是為了什麼存在?」 「為什麼顧客不買我們的產品?」等目的﹙ Why ﹚之後, 他們發現顧客重視的並非「安全 的 在短時間內完成手術」; 更進一步察覺到 , 顧客追求的真正目的﹙ Big- Why ﹚是「增加一天內的手術數量,改善醫院的經營狀況﹙ 事業收益 ﹚」 。 於 是,Hogy Medical 以回推出來的結果,重新定義了公司的事業目的。 現在, 將自家製造的42種器材包裝成一包的「白 內障手術包」, 有了手術器具包之後,醫院的手術 前置準備時

動手來張心智圖-閱讀與繪製一次搞定-02

《職場心智圖-超簡單、高效能》  工人要蓋房子,最好先看過設計圖?知道房子長什麼樣子?想要學彈鋼琴,最好摸過鋼琴,讓手指試試按下琴鍵那一刻的觸感。 當你想學心智圖時,最好也先看過心智圖,並且學習如何看一張心智 圖,有「看」心智圖的經驗跟能力之後,我們學習「做」心智圖就更事半功倍。 一張心智圖色彩繽紛,排列的方式也與我們熟知的條列式大為不同?如何來閱讀心智圖,當然首先就得了解,如何正確閱讀心智圖,才能有『見林亦見樹』的效果。 閱讀一張心智圖,共分為三個步驟: 從 中心主題 (Central Image)的圖像開始,那是心智圖的焦點。 閱讀與中心圖像聯結的所有 主幹(Main Branch) 上關 鍵字。它相當於一個章節的標題,可以讓你瞭解心智圖的各個主題是什麼﹙※小叮嚀:看的順序,從右上角接續順時鐘﹚。 閱讀與Main Branch相連結的 支幹(Sub-Branch) 與次支幹 (Sub-Sub-Branch),它可以幫助你整理資料的關聯性及輕鬆記憶。   試試看,運用以上的三個步驟,來看看榜首筆記術,要如何才能考上台大電機系呢? 要認識心智圖,可以探其源頭。我們可以從認識這四位人物開始,每位人物都有其貢獻: 西北大學認知科學心理學家──柯林斯(Allan M. Collins)教授,於1960年代提出「語意網絡」(Semantic Network)。 康乃爾大學──諾瓦克(Joseph D. Novak),在1970年代與他的研究團隊提出「概念構圖」(Concept Map)。 英國大眾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1974年透過《Use Your Head》一書向世人介紹「放射思考」(Radiant Thinking)模式的心智圖法。 華人心智圖法大師──孫易新(Mickey Sun),於1997年至英國博贊中心接受師資培訓,將心智圖法引進華人世界,並將課程從西方人的思維與學習模式轉換成適合華人、兼具西方與東方優點的本土化課程。 到底什麼是心智圖呢?心智圖﹙Mind Map﹚的概念定義是 「心智地圖」﹙Map of your Mind﹚,用一句話來說明,就是「呈現出大腦思考內容的一張圖」。所以,當你對一件事理解很透徹時,畫出來的心智圖就會簡單易懂,反之,若是因為自己的知識背景不足或是不清楚要理解的內容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