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會注意,所謂「管理時間」或「時間管理」是虛假的概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間不會服從任何人的管理,它只會自顧自地流逝。
你不可能對它大喊:「時間你給我慢一點!」它只是自顧自地流逝。你也不可能向它大叫:「時間,你給我快一點!」它還是自顧自地流逝。時間不理任何人,它用自己特有的速度流逝,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
我們無法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夠管理的,是我們自己。只有接受這個簡單的事實,才有解決問題的希望。「時間不可管理」,儘管聽上去很簡單,但是理解它,進而接受它,進而擁有它。
與時間做朋友的方法很簡單: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正確的方法究竟是什麼稍後再說,這裡先說說什麼是正確的事情。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根本就做錯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錯誤的,效率越高,結果越糟。
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效率低一點也沒關係,因為做一點是一點,多收穫一點,多進步一點動力就會更強一點,進而更容易繼續地做。怎樣判斷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核心只有一個:看它是否現實。
幾乎一切愚蠢的行為都來自否定現實、逃避現實。只有接受現實,才可能腳踏實地避免心浮氣躁、好高騖遠。如果把成功簡單地定義為「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並在最後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話,那麼,大多數所謂的「時間管理技巧」實際上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過是花拳繡腿。真正有用的往往是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例如「現實只能接受」。
❙ 時間-估算
錯誤估算任務所需的時間,是最常見,也是最致命的錯誤。在時間領域有一個與墨菲定律同源、貌似悖論的侯世達法則,值得牢記:完成一個任務實際花費的時間總會超過計畫花費的時間,就算制定計畫的時候考慮到這個法則,也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每個學英文的人都遇到過幾乎一模一樣的尴尬-學到什麼時候才到頭啊!一開始,學習者往往以為自己的問題只是詞彙量不夠,便買來各種單字書啃啊啃,可很多人啃著啃著就放棄了…
而少數堅持下來的人卻痛苦地發現,即便每個單字﹙好像﹚都認識,放到一起組成句子之後還是看不懂。他們這才明白,原來「不學文法也能學好英文」純屬鬼扯,只好買文法書狂啃,又有很多人啃著啃著就放棄了…
少數堅持下來的人再次痛苦地發現,補過單字,補過文法,依然看不懂文章。他們深入思考才明白,原來是因為自己的邏輯訓練不足,文字搞懂了,可內容的理解卻反了,只好一邊練邏輯一邊啃閱讀,又有很多人啃著啃著就放棄了………
少數人又堅持下來了。再過一段時間,他們發現自己單字沒問題、文法沒問題、邏輯沒問題,可還是看不懂文章。最終才明白,這是各種知識積累不夠造成的,這些知識包括學科背景、文化背景、歷史背景等。於是,他們又要開始「新的」征途…
這就是人們做事時的真實境遇:一旦開始,就會發現「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準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因為「經過準備的就不再是問題」,而真正遇到的問題個個都是之前不曾想像或無法想像的,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往往會產生新的問題……因此,所謂「漸入佳境」最終只能是少數人的感受,大多數人在這之前早已潰敗。
為什麼人們總是錯誤估計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呢?因為大多數人在執行任務之前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分辨任務的屬性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
有些任務是你熟悉的,即以前曾經做過的。由於已經做過 ﹙一次或多次﹚,所以,你清楚瞭解這個任務的每一個環節,知道應該如何拆解任務、應該怎樣分配拆解出來的子任務、每一個子任務有多少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需要耗費多長時間、哪些步驟需要格外小心……在這種情況下,正確估算完成任務需要的時間是很容易的。
然而,有些任務是你陌生的,那麼在執行過程中就必然會遭遇各種所謂的「意外」,其實它們根本不是意外,只不過是因為你對任務不熟悉,才成了「意外」。實際上,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這個任務的人都必然會經歷的事情。只有完整地執行一次任務,任務的屬性由「陌生」變為「熟悉」之後,才有可能順利解決這些「意外」。對學習來說,任務「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學習本身是一個探索未知的過程。
完成學習任務常常要花費的時間比我們想像中多得多。對工作來說,任務「熟悉」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工作本身是一個應用已知的過程。當然,不同的工作,情況還是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工作需要更多創新,有些工作可能前所未有……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的真實屬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這就從根本上解釋了為什麼前文描述的那個貌似悖論的法則總是應驗—我們必須處理未知,而從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費時間去學習,這個過程無法逾越。
要想提高估算時間的能力,就要從現在開始養成習慣: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斷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據此判斷估算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通常情況下,「反正比一般人想的長多了」倒是一個屢試不爽的假設。
❙ 行動為王
接受任務之後,什麼時候開始執行才好呢?比「越早開始越好」更切實的答案是「現在就開始」。拖延的人為什麼遲遲不開始行動?一個常見的原因為「錯誤估算任務所需時間」,總以為可以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但這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在於恐懼。
只要開始做事,一個人就要面臨做錯、做不好的風險。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終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個簡單的認知性錯誤,即認為那些能夠做對、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對、做好的。從表面上看也好像確是如此。
那些能夠做對、做好的人,總是顯得從容不迫、輕車熟路。面對這樣的人,那些犯了錯、做不好的人根本沒辦法不自卑、不懷疑自己。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過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在作祟。沒有哪一個拖延的人願意承認自己是這樣想的,但當他們捫心自問的時候,他們都知道這描述一針見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會出問題。這是現實—無論何人,無論何事。如果在做事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夢。認清並接受這個現實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地去做事。說一個人不怕困難,那是假話。誰不想一帆風順、馬到成功?
可現實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困難,事情越有價值,困難就越具規模。遇到困難的時候,心平氣和地面對就好,因為這只不過是生活常態。有時我們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依然沒能解決問題,卻眼見別人輕鬆過關,這確實令人氣餒。
不過,這也是生活常態—在任何一個特定領域,總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現更好、費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四個字頗具道理並且值得相信——勤能補拙。不過,真正相信這四個字的前提是「接受現實」,否則這四個字發揮不了任何實際作用
來自外部的恐懼在於:過分在意外界的評價。人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在自己做對、做好之前,通常已經瞭解做對、做好是什麼樣子。於是,無論能否做對、做好,人都覺得自己有能力判斷別人是否做對、做好。所以,儘管自己不怎麼樣,卻可以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地評價別人做得對不對、好不好。
這樣看來,一個人一旦開始認真做事,被嘲弄被恥笑的機率將遠遠高於被誇獎、被鼓勵的機率—這幾乎是肯定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很多人懷有前文提到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微妙心態。
還有一個微妙的現象需要注意。儘管在一般的環境中,時間的運動是均速的,但實際上,就人的主觀感受來說,時間的運動肯定是有加速度的。對「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個問題,心理學家有一個簡單明瞭的解釋:
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講,未來的一年相當於他已經度過的人生的1/5,即20%;而對一個五十歲的成年人來講,未來的一年只相當於他已經度過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所以,你還在等什麼?
❙ 自學能力是時間管理的基礎
➤自學能力的基礎是閱讀理解能力
從初中畢業之後,大多數人都會拒絕承認自己閱讀能力低下,可這僅僅是幻覺。很多人根本不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頂多是「識字」而已﹙搞不好識字量也很有限﹚「閱讀理解」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其實難得很。
閱讀是能夠識別文字的人接收資訊的過程,故在閱讀之前就肯定要有一個辨別所接收的資訊是否可靠和有效的過程—這顯然要依賴長期培養的辨別能力。
輸入完成之後,資訊要經過大腦進一步處理:需要記憶的,就要記住,並且可能要依賴複習才能真正記住;不需要全部記憶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檔,並且要想辦法保證將來能夠找到;新輸入的資訊與曾輸入的資訊如果類似卻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時間仔細分辨,以免將來使用的時候出差錯;新輸入的資訊與曾輸入的資訊如果有關聯,就要想辦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腦中儲存的資訊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會貫通」。
文字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準之一,但是,大多數人往往並不重視文字。這也難怪,就好像之前提到的「人類也許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種」。不過,人類最終還是擁有了文字,從某種程度上擺脫了這種尷尬,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可以獲得足夠的文字理解能力。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有嚴重的閱讀障礙:不少人高中畢業之後就不再讀任何書籍,偶爾看看報紙雜誌上的短文﹙或者網路上的文章﹚也常常斷章取義-他們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法認真、仔細地把每個字都看清楚,更不用說揣摩字裡行間的邏輯關係了。
那些突破了閱讀障礙的人,隨著自身知識的不斷累積﹙不停地閱讀、觀察、理解、交流、沉澱、篩選﹚,終究會發現圖書館的好處。當然,在圖書館體系尚未真正有效建立的地方,網路幾乎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從這個意義上說,搜尋引擎就是網路價值的終極體現﹙這樣看來,某些搜尋引擎讓結果頁面被商業利益所左右的做法,是多麼令人憎恨﹚。
當看到很多本科畢業生甚至研究生,僅僅因為不善於利用圖書館資源和搜尋引擎,而無法找到實際上唾手可得的有效資訊的時候,無法不深深地感到悲哀。
➤寫作能力在自學能力中占據重要位置
這裡提到的「寫作能力」,不是寫小說的能力,不是寫詩歌的能力,不是寫劇本的能力,也不是寫散文的能力,只是寫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種—寫出簡潔、有效、準確、樸素、具體的說明性和說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國的教育把語文和文學過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至於有時忘了文字本身最重要的意義,而文學,只是文字應用眾多領域中的一個而已。這個事實也許很多人不願意接受,但靜下心來想想,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果真的少了一部《紅樓夢》或者《西遊記》,實際上並不會影響今天人們刷信用卡買東西、用網路查資料、乘飛機出行、餓了吃飯、病了服藥、睏了睡覺。
日本沒有渡邊淳一、大江健三郎,一樣可以有索尼這種超級企業;美國沒有梭羅和海明威,一樣可以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超級大國;英文今天主宰全球的原因並不是英國有莎士比亞、培根、狄更斯和柯南.道爾。
中國的語文教育忘記教會學生,如何用簡潔、有效、準確、樸素、具體的文字記錄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以便將來透過共用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所以,中國人做不出 Linux,做不出維基百科,寫出來的網誌大多是無病呻吟的心情日記。請注意,作者並沒有任何鼓吹「文學無用」的意思,只想說:從人類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除了「文學」,文字還有更多其他的責任,如傳遞資訊、累積經驗、共用知識等,而且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後者可能更為重要。
➤實踐能力是自學能力最終轉化為真正價值的根本
看到過一句令人非常震撼的話:很多人正是因為沒有目標才不停地「學習」。許多人都曾感歎:工作之後才知道什麼真正有用,可「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一個人不是很懶惰,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學都不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之後,真正的學習才算開始。
例如,學英文:很多人天天在學卻從來不用;背單字堅決不造句,卻去練習什麼詞根詞綴記憶法或聯想記憶法;背了那麼多單字,卻從不讀英文文檔,從不寫英文文章。當然,偶爾還是要說英文的,但僅限於「Hello!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之類。
其實,掌握兩千個基礎詞彙、瞭解基本文法規則之後,就應該去「用」英文了。舉個例子,看本專業的英文原版資料就是很好的使用英文的機會。有不認識的單字,查字典嘛。每個單字都認識,但整句話就是看不懂,查文法書嘛。查過一圈還是搞不明白﹙其實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並不高﹚,問老師嘛。可是,我所見到的絕大多數學生英文程度沒有進步的本質原因只是懶惰,他們在第一步就已經放棄了。
我經常遇到問老師「這個單字是什麼意思」的學生––這樣的學生,連字典都不願意查 ﹙別說查不到,今天的字典種類很多,另外還有網路,查不到的機率實在極其微小﹚,更別說查文法書了。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我能在新東方做英文教師僅僅是因為我會查字典、翻文法書,再加上一個儘量搞清楚一切的心態而已。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連這種最基本的實踐都不願意去嘗試呢?
看清了這些,我們就應該認真思考一下自學能力了。自學能力的打造就是從我們認真對待它開始的。它就像戀人一樣,你對它好,它才對你好。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運行機制叫做「選擇性輸入」,其具體表徵在很多人身上都有體現:他們只能聽到自己喜歡聽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其實,這個機制算不上缺陷,很多時候,它對我們來說屬於「自我保護功能」。
然而,對一個掙扎著發展自己心智的人來講,「選擇性輸入」就是一個可怕的敵人。對抗「選擇性輸入」的最好辦法就是借助我們最好的記錄工具––紙和筆,有條件的話,最好固定一段時間來把那些目前暫時無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對的、無所謂的論點和觀點記錄下來。
對無法理解的,寫下自己當時的疑惑;對支援的,記錄幾個理由或者實例;對反對的,同樣記錄幾個理由或者實例;甚至對那些無所謂的也記錄其原因。一個有著這樣良好記錄習慣的人,會獲得他人無法擁有的處理資訊和知識的能力—「反芻」。這種「反芻」能力是我們避免成為「選擇性輸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 長遠比效率更重要
每個人都想提高效率,可奇怪的是,那麼多所謂的「專家」怎麼會常常忽略一個很簡單又很明顯的事實:沒有任何機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運轉,人也一樣。
記住,任何人都不可能100%的有效率,我們會非常有效率,但是,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維持。如果一個人強迫自己一定要如此,那麼他必然會像那些始終用100%的功率運轉的機器一樣,由於損耗太大而提前報廢。
常常看到一些學生作出長達幾頁的任務清單,這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他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去計畫自己根本無法完成的事情。每個人的能力、效率都存在一個上限,讓我們看看柳比歇夫這個一生有無數成就的人是怎麼說的:
純時間要比毛時間少得多。所謂毛時間,就是你花在這項工作上的時間。
常常有人說,他們一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這樣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純時間來說,作者一天做不了那麼多。作者做學術工作的時間,最高紀錄是十一小時三十分。一般,純工作時間能有七、八個小時,就心滿意足了。最高紀錄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一個月工作了三百一十六小時,每日平均純工作時間是七小時。如果把純時間折算成毛時間,應該增加5%到8%;逐漸改進我的統計,最後形成了現在使用的方法。
當然,每個人每天都要睡覺,都要吃飯。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時間用在標準活動上。工作經驗表明,約有十二至十三小時毛時間可以用於非標準活動,諸如上班辦公、學術工作、社會工作、娛樂等等。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做時間預算的時候,一定要留有空間。一方面,我們必須清楚肯定會有意外事件發生,所以要留出時間處理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們必須使用適當的方法休息、放鬆,以便恢復精力,在良好的狀態下做更多的事情。一個人除了工作、學習之外,一定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其他活動。例如,我常常勸大學生們一定要在大學畢業之前轟轟烈烈地愛一場,或者至少要偷偷摸摸地戀一次,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正常人,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和學習之外的事情,例如:喝點茶或者喝點咖啡,甚至有些人是必須喝點酒的;讀讀報,翻翻閒書,當然,更多的人喜歡看看電視或者電影;散散步,爬爬山,還有一些人會很規律地去健身房確保自己的身體一切正常;男人看看正妹、女人瞄瞄帥哥。毫無疑問,對成年人來講,保證規律而健康的兩性交往,對心理健康很有幫助……
如果一個人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工作和學習上,那麼他是以工作成就為導向的人;如果一個人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享受歡樂上,那麼他是以生活滿足為導向的人。每個人都不相同,有些人可以在工作和學習上獲得更多的樂趣,有些人則會在生活瑣事中獲得更多的幸福。
所以,你需要確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很多時候,魚和熊掌確實不可兼得,你必須選擇。這也會使你非常清楚一個簡單的事實:選擇意味著放棄。選擇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去做另一件事情—哪怕你覺得你可以一起做兩件事情,實際上你也已經不可能同時做第三件事情了。
這時候,黃金比例,可以作為一件順手的工具。如果一天你可以規劃的時間十小時並且你確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為導向的人,那就這樣規劃吧:用大約6.18小時去工作和學習,而用剩下的大約3.82小時去享受歡樂-你畢竟是一個正常人。
反過來,如果你確定自己是以生活滿足為導向的人,那就這樣規劃吧:用大約6.18小時去享受歡樂,而用剩下的大約3.82小時去工作和學習—你畢竟還要想辦法養活自己。
每個人專注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少數情況下,一個人可以專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看看那些幾天幾夜打麻將的人,那些每天除了吸毒什麼都不做的人,那些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玩遊戲的人就知道了。不過,這些都是負面的例子。透過前面闡釋的那些道理,我們可以知道,這些人本質上應該是「被自己的大腦所控制」的人,而不是「控制自己的大腦」的人。
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說,這樣的人心智發育不是很健全,因為他們太容易滿足並僅僅滿足於簡單的感官刺激,而很少甚至無法感知那種需要透過複雜的勞動才可以獲得的心靈上的愉悦。
相信我,透過一定的練習,你肯定能做到擺脫你的大腦的控制,進而完全控制它,或者至少做到部分擺脫你的大腦的控制,進而擁有一些控制它的能力。我們透過什麼方法確信自己做到了或者至少部分做到了這種控制呢?
很簡單:看看每天自己做的事情裡,有多少是儘管無趣卻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卻不重要的。如果我們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並無樂趣的事情,那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完全擺脫了大腦的控制,進而成為大腦的真正主人了。
在這一點上—其實這世間的絕大多數事情都是一樣的—不見得一定要做到極致才可以。簡單地說,如果滿分是100分,還是可以按照黄金分割法,做到61.8分就夠了。
因為61.8分以上的成績,必須放棄很多才可以獲得。不信的話,看看那些奧運冠軍就知道他們的身體很少不帶傷。當然,更多運動員會由於傷病或其他原因提前退出,而一般人卻不可能認識他們—能夠被人們記住的都是那些堅持到底並獲得冠軍的運動員。
這裡說的「堅持到底」,不是指他們的毅力,而是指他們的運氣。要知道,那些不得不提前退役的運動員很可能有著超強的毅力。即使是獲得了冠軍的那些運動員,也很可能根本就是在透支自己。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他們不可能一輩子保持那種狀態。很多人半途而廢,往往是因為把目標設定得太高,同時又對達成那麼高的目標要付出的代價缺乏清楚的認識。
不管怎樣,挑出一件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然後給自己做個時間表,保證自己在未來的一個星期乃至一個月的時間裡每天至少專注於這件事情二小時—當然,如果能做到專注三小時更好。相信我,大多數情況下,兩小時已經基本足夠。如果有一件需要你每天專注四小時才能實現的事情你竟然堅持做完了,那你肯定會被身邊的人羡慕。
實際上,一件事情很肯定,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專注兩小時,未經訓練的你肯定做不到,因為沒有任何人不經訓練就能做到最初的時候,可以參考「番茄工作法」。
例如,你需要專注於這件事情兩小時,即一百二十分鐘,那你就可以把當天的任務分解成六塊,每一塊用二十分鐘去完成,再把二十分鐘當作專注的基本時間單位,在每個時間單位過後休息五分鐘,想辦法犒賞自己—喝杯喜歡的飲料,或者給戀人打個電話說點肉麻的話……在休息時間的最後一分鐘,重新振作,試著恢復狀態,進入下一個基本時間單位-另一個二十分鐘。
顯而易見,按照這樣的設計,我們最終需要規劃一百五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開銷,才能實現完全專注一百二十分鐘的目標。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卻非常有效,很容易就能看到效果,相對來說也應該很容易堅持。當然,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這種分割時間的方法對他來說就沒什麼必要了。因為,他應當已經可以比較自如地專注在他應該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上了—無論這件事情是有趣還是無趣。
人類夢想可以像鳥兒一樣在空中翱翔,可不是近一、二百年才開始出現的念頭。事實上,萊特兄弟在一九O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第一次成功進行試飛之前,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曾有無數的人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嘗試飛行,但其中很多人摔死了,活下來的基本上也都鬱鬱而終。
「失敗只有一種,就是半途而廢。」但是,另一個事實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堅持到底不見得一定會成功。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製造永動機或者煉製長生不老丹,那麼無論他怎樣堅持不懈,理論上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樣的目標不現實。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情況是:有些最終透過堅持不懈可以達成的目標,對一個壽命有限的人來說依然是不現實的。
❙ 更多資訊...
● 連繫: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 職人旅圖首頁 https://www.cpfs.com.tw/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