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閱讀旅圖:風格是一種商機: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只對員工傳授的商業思考和工作心法

▲圖片來源 看見這一家書店「代官山蔦屋書店」時,中文很容易看走眼,不過,看看內部的裝潢,就會引人駐足。看看背後的思路: ➤具有象徵性的建築 思考到日本的「人口結構」,我清楚地看到日本過去和未來人口變化的曲線,發現未來日本將會成為一個年輕人逐漸減少,超過六十歲的高齡者逐漸增加的國家,而這個趨勢今後只會不斷加速。在這樣的趨勢下,蔦屋書店也得成為讓團塊世代﹙超過六十歲﹚的顧客,願意上門的蔦屋書店才行,否則顧客將會愈來愈少。 基於這樣的危機意識,我開始在代官山著手企劃一個團塊世代樂意上門消費的蔦屋書店。 為了打造出一個即使地點不好,客人也願意上門的地方﹙其實是大膽選了一個非企劃不可的地方﹚ ,所以必須讓這裡成為「具有象徵性的建築」,一個讓人有到了美術館之感的獨特建築,於是提出了創業以來從未嘗試的「建築競圖大賽」構想,請來一流建築事務所的人才設計這棟建築,最後不僅完成了一棟出色的建築,更逐漸發展成代官山著名的景點。 ➤生活概念分類書籍 做為一個代表生活風格之地的蔦屋書店,必須要能提出極具吸引力的「生活構想」。為此,在做書籍分類時,挑戰了以「生活概念」來分類書籍的做法,不僅讓外文書與二手書都一應俱全地出現在書店中,也提出了能夠充分滿足年長者需求的深度選書。 更看準了最具生活提案力的「雜誌」需求,也在此打造了「世界第一」的雜誌賣場。所以我們也特別鑽研年長者最關心的「健康需求」,籌建出「日本第一」的料理﹙醫食同源﹚賣場。由於年長者關心「死亡的方式」更甚於生活方式,為了提供更多的參考,我們也在此設立一個大量網羅宗教、哲學以及記錄各種人物生涯的傳記書區。 ➤滿足各種的需求 為了讓團塊世代的顧客們,在人生最後一段日子過得更充實美好,蔦屋書店蒐羅了豐富的旅行、住宅、汽車這些關於嗜好興趣的各類書籍。而要實現這樣一個場所需要受過訓練的「禮賓人員」,但公司內部沒有這類人才,我特別聘請優秀的文案高手撰寫報紙廣告,招募這樣的禮賓人員。 團塊世代的人早晨起得早,為了配合他們的生活習慣,我也將書籍與咖啡賣場都設定為早上七點營業。更考慮到他們的子女多半已經結婚離家,沒有小孩的年長者往往會飼養寵物排遣寂寞,所以我也引進設有寵物商品區的寵物醫院。 另一方面,年長者的腰腿通常較為無力,我也規劃了專為年長者健康與遠行需求而打造的電動輔助腳踏車專賣店 Motovelo。我甚至還招募國外的環保玩具品牌進駐,讓那些富裕

閱讀旅圖:我這樣陪孩子走升學路:徐爸爸的快樂陪讀法

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兩位騎士停在馬路邊互槓: 「你撞我幹什麼?」被撞媽媽很生氣的大吼。 「我怎麼知道你要停下來?」另一位媽媽不甘示弱。 還好小事,也沒有受傷。兩位媽媽都是急著要載孩子上學。前面的忽然煞車,後面的又沒保持好安全距離,那都是我們騎車常犯的疏忽。這樣的場景回到教育現場,老師和學生的情況也是一樣。這就是我要講的,為什麽不要跟著老師進度走的原因。 有些學生是老師教了才看書,要考才用功的,完全沒有自己的一套計 畫 。考試靠平時紮根,不是段考到了才狼吞虎嚥、囫圇吞棗地開快車,萬一中途有天災、人禍,可能就無法到達目的地。 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來萬里雲。萬一遇到颱風、老師請假,甚至傳染病流行而大停課,補不補課?趕不趕課?心情有如「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無奈! 此時此刻,正是最佳的寫照,老師也是人,也有一些突發狀況,所以有預習與排進度的概念很重要。 平日有帶小孩利用心智圖預習課業,也不斷的在灌輸這樣的想法。恰巧得到一位媽媽的認同, 她 推薦 給我這一本書《 我這樣陪孩子走升學路:徐爸爸的快樂陪讀法 》,裡面有完整的提到如 何 來排定自己的學習計畫,分享書中的第三個主題-長中短程不補習法給大家。 ❙ 沒人願意告訴我這麼多-關於長、中、短程學習 作者常比喻自己的學習法有如中醫,「慢」,但後座力強。 一般人看到的是眼前,要的是像西藥那樣藥效強又快,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作者看的是孩子的大學階段,甚至整個人生。 以左腳代表年級,右腳代表能力。兩腳平行站在一樓爬樓梯。當左腳爬上一格時,右腳一定有能力上升一格嗎?小學也許可以,國中?很難說;高中?更難說;大學,不必說了。 左腳是固定每年上升一格,而右腳剛開始也許跟得上;但到了國中會發現右腳愈抬愈慢,到了高中課業繁雜愈抬愈重,每年上不了半格,兩腳不平衡,終究會跌倒,差距愈來愈大,當然到不了頂樓,半途自己就垮台了。年級打敗了能力,這是一般很普遍的現象。 作者的作法剛好相反,若是兩腳一起上樓,絕對有一腳跟不上, 我 會右腳先跨上兩、三格,等到高中時,左腳剛好追上來,形成一個平衡點,自然就上去了,大學後也就任你發揮了。 何謂長、中、短程學習? ➤長程學習 表示離學校的正式課程還有一段距離,以理科為主,因為不容易忘,需要時間的消化,別人要追又很難,但也離不開國英數主科。 這方法適合小六以前的孩子,最難走的就是這一段

閱讀旅圖:改變人生的冥想習慣:每天3分鐘練習,找回自癒力,看見強大的變化

Photo by Dorota Dylka 起初冥想會在日本為人知,應該是受到續擔任三屆世界盃日本國家足球隊隊長一職,長谷部誠選手著作的《心を整える(編譯:整頓內心)》一書所影響。 長谷部選手表示,他原本是一個心靈敏感脆弱、心理與身體都是不堪一擊的人。但是自從他每天進行冥想之後,內心穩定下來,比賽表現變好 ,比賽結果才開始能夠達到要求。有好奇嗎?長谷部選手都做了些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這是因為進行冥想之後,即便身處於龐大壓力或高壓之中,還是能夠保持平常心的緣故。藉由冥想,可以減輕壓力,擁有不會累的身體。除此之外,即便在需要迅速做出判斷的場合下,還是能夠展現敏銳的直覺,專注地發揮創造力,讓自己可以變得更有價值。而這些成功人士,大家都實際驗證過冥想的效果,所以深知這些道理。 如今,加入冥想行列的人數一天天不斷增加,在美國除了大企業之外,甚至在機場裡也開始設置了冥想室。在醫院方面,目前也有醫師將冥想納入了治療的一環。 因為歷 經逾 30年的研究之後,已經證實冥想具有緩解慢性疾病疼痛的效果,還能提升免疫力,而且對於減輕壓力格外有效。 除此之外,在政府機關、學校以及監獄,也陸續在舉行冥想的講座。推薦閱讀《 改變人生的冥想習慣:每天3分鐘練習,找回自癒力,看見強大的變化 》 。 ❙ 冥想會發生什麼變化? 何為冥想?作者將冥想,做了以下的定義。 冥想就是靜下心來,讓心念專注於某事某物上、靜心後達到無心的境界、閉上眼睛使思維完全平靜下來。 冥想可運用在廣泛範圍,包含偏向日常行為,單純只是為了找回身心寂靜的冥想,甚至還有能獲得終極智慧的冥想。訓練專注力的目的,是為了釐整思維過程,追求身心健康。有時候冥想的目標是要達到放鬆,有時則是為了進行某種心理治療。 作者是一名心理治療師,藉由親身體驗過的冥想,為大家介紹感覺特別好,以及效果特別顯著的幾種冥想法。 ➤頭腦不會累 我們的大腦,總是東想西想思慮個不停。想著「接下來要做什麼」,或是盤算著如何進行,還會懊惱自己的言行,搞不懂「為什麼剛才會說出那種話......」,想到未來的事更是充滿不安,擔心「接下來不知道會如何變化」….。腦海中,總是一再浮現各式各樣的想法。也就是說,大腦經常是處於忙碌的狀態。 然而,「思考」本來就是很正常的行為,於是不會察覺到自己正在思考這件事,常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度過每一天。因此,頭腦總是不斷在耗用能量,結果

閱讀旅圖:三無世代: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弱肉強食加速下的未來工作

Photo by Guilherme Stecanella 新冠風暴就從天而降了。全球經濟活動突然全面陷入停滯。接著出現規模大到無法想像的需求蒸發,連帶引起大量的工作蒸發。全球已經開始充斥著大量失業人口。 如果只是一般的不景氣,等到經濟恢復到一定程度,雇用也會復原。然而這次不會只是失業者短期增加。就算需求某種程度恢復了,我們必須認清已經消失的工作可能也無法再回來。 站在經營者的立場,為了因應不知何時可能再次爆發的第二波疫情,同時因應縮水經濟的現實,當然儘可能不雇用員工,想保持身輕如燕的狀態。 理智上我們雖然理解這種趨勢無可避免,但也任性以為還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生吧。我們樂觀認為只要經濟還有起碼的運作,過去的工作不會一下子突然消失。 此外,如果可以用科技的力量來取代人工,也會想趁這個機會推動機械化、科技化吧。換言之,因為 新冠肺炎而蒸發的工作就是消失了,很難再回到新冠肺炎前的狀態了。 因為AI 與機器人等先進科技發展,很多職業、工作陸續消失,結果帶來大量失業人口。新冠疫情前這已經是極熱門的話題了。牛津大學副教授奧斯本尼﹙MichaelA. Osborne﹚等人,針對702 種職種,驗證其被電腦取代的可能性,結果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 ,47%的職種很可能被電腦取代。 除此之外,我們進入三無時代﹙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若你第一次聽,不妨就是看看這一本書《 三無世代: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弱肉強食加速下的未來工作 》。 ❙ 工作會消失,但對領域專家的需求一直都在 在科技進展和新冠疫情的雙重衝擊下,消失的職業、職種一定愈來愈多。然而如果從職業和職種的觀點來看此現象,很容易落入陷阱。 我們不能忘記另一個重要的觀點,也就是個體差異,亦即個體創造出的附加價值大小。 就算是註定沒落的職業,如果是能創造出特別的附加價值的人,一定還是可以存活下去。 例如因為AI 發達,會計師這項職業勢必受到極大衝擊。許多現在會計師做的事,以後很可能被AI取代。然而是否因此就不再需要會計師呢?當然不是。可提供高附加價值無法被AI取代的會計師,存在感反而會更大。也就是說業餘水平的會計師會被棄如敝屣,但專家會計師反而會成為競相追捧的寵兒。 重點不在於什麼職業會因為科技被淘汰,而是該職業的從業者到底是專家,還是業餘人士。是否會被淘汰取決於這一點,這也是命運的分水嶺。 業餘人士會消失,而專家成為寵兒。進入三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