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一個代表未來創新的能量?那,什麼是跨界思考?
當今社會,職場上的人員流動性越來越大,換過幾個工作的人不在少數。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資訊越來越透明,傳統「從一而終」的工作型態已經越來越少,特別是作為職場新世代的許多八○後、九○後,更是給人高跳槽率的印象。很多人在跳槽多家公司後,就自詡為擁有跨界的背景,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弄清什麼是跨界之前,我們先弄清什麼不是跨界。舉例來說,A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先後就職於生物科技、資訊科技和人力資源領域的崗位,他實際上已經擁有了不同產業的背景。
但是如果每一份工作都和上一份工作之間缺乏傳承和連接,沒有把上一份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帶到下一份工作,這就只是表面上的跨界,並沒有完成實質上的跨界,也很難取得真正跨界所帶來的效果。
我們認為真正的跨界應該下圖所示,不同生涯階段的知識經驗不應該是線性的。雖然時間是線性的,但知識是非線性的。A在生物科技、資訊科技、人力資源領域的工作經驗應該是融合交會的,唯有這樣才能實現「梅迪奇效應」的交會創新。
這樣的概念是出自《跨界思考操練手冊:從個人探索到解決問題,7步驟找出你的優勢,讓跨界經驗發揮最大效應》一書,不論是產品的創新,甚至將來到個人職涯的思考,這將是一個重要的思考變革。
❙ 什麼是跨界思考?
談跨界思考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名詞--「梅迪奇效應」。「梅迪奇效應」使得義大利佛羅倫斯成為文藝復興的爆發點,成為震撼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震源中心。運用跨界思考的技巧,你也可以使具備不同工作經驗的自己成為一場革命的引爆中心。
當不同職業生涯階段獲得的經驗形成交會點,摩擦出火花,引爆的能量將遠大於你所經歷的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並超過所有工作的總和。所以,我們的腦和心,其實就是你的交會創新中心,也就是你的跨界引爆中心。
有上面的知識背景之後,在此,作者們對於「跨界思考」提出正式的定義:
所謂「跨界思考」,就是利用有系統的方法,進行異質思想或異質知識的交會、激盪與衝擊。藉由接觸各種人事物與多元資訊和知識,廣泛去吸收有用無用、有關無關、是非成敗、對錯得失的案例或知識,先經由刺激、連結,再進行收斂、聚焦,藉以衝擊出不同於自己以往的新思維、新發現、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你已經看到了跨界思考的種種價值和必要,也知道了跨界思考的內涵,接下來,我們需要你動起來,和我們一起加入跨界思考的操練。你準備好了嗎?首先,讓我們從一項必要的「熱身運動」做起。跨界思考的熱身運動很必要,也很簡單,那就是領悟與實踐以下四句話:
- 打破有用無用的界限
- 打破有關無關的界限
- 打破是非成敗的界限
- 打破對錯得失的界限
❙ 釐清邏輯思考、創新思考與跨界思考
就從生活的案例談起-延長線。延長線六個孔已經插滿了五個,明明還有一個孔,但是插頭就是插不進去。要如何改進延長線的設計?問題:如何解決延長線插座間距太短的問題?
以邏輯思考的解法來說,邏輯思考是一種線性思維,以邏輯思考的解法,如果延長線插座間距太短,就應該加大距離,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延長線越做越長。你在購買延長線時,是不是也傾向於越長越好呢?
若變為創新思考的解法,創新思考是一種非線性思維,以創新思考的解法,如果延長線插座間距離太短,我們不必在長度這一維度上拉長,而是可以將同一平面的思維拓展為不同平面,這樣就有了旋轉插座的設計。
跨界思考則是一種立體思維,當你運用跨界思考,思考將不會侷限在延長線。舉例來說,你不經意看到一個人正在玩魔術方塊,因為你滿腦子都在想延長線的問題,這時,你的靈感突然來了——延長線也可以像魔術方塊一樣有六個面!不用延長插座,也不用旋轉插座,而是設計成正方體,讓多個插頭從此不再互相妨礙。
這就是跨界思考的妙處,答案的靈感往往來自起初沒有想到的領域﹙無關的魔術方塊與延長線的組合﹚。
- 邏輯思考是一種線性的、垂直的、縱向的、收斂式的思考,總是在問為什麼,要求每一件事情都要有理有依據、有因果。
- 創新思考是一種非線性的、水平的、横向的、發散式的思考,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鼓勵天馬行空和發散跳躍。
- 跨界思考不再侷限於線性或非線性,它是一種立體的思考,是跳出框框外的思考。跨界思考的答案可能存在於你關注的領域之外。
關於這一點,哈佛大學教授保羅.瓦兹拉威克﹙Paul Watzlawick﹚、約翰.威克蘭﹙John Weakland﹚和理查.費雪﹙Richard Fisch﹚合著的《Change 與改變共舞:問題如何形成?如何突破和有效解決?》一書中也有類似的闡述。
書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合乎邏輯與常理的思維與行為方式確實是一種解決之道,然而,有時候中規中矩的做法反而導致失敗;相反的,那些不合邏輯、非理性的行動反而使情勢的變化一如所願。
跨界思考是兼具收斂與發散的技術與藝術,初期是先發散再收斂的過程,熟練之後,你可以在發散和收斂之間收放自如,從「沒有為什麼」到「發現為什麼」,從「無關」中發現「有關」。跨界思考超越邏輯思考和創新思考,將兩者交錯、混搭,直到融為一體。
從跨界思考的特徵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開始運用跨界思考的初期階段,仍是先發散再收斂的過程。下圖是跨界思考的基本模型,清楚呈現出跨界思考的四個關鍵步驟:
- 建立思考目標或問題主軸:先設定思考的目標或問題的主軸,才能讓跨界過程中所有關連思考和發散思考的產出,都聚焦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 多元學習、多元接觸:讓自己跨界思考的過程不設限,打破有用無用、有關無關、是非成敗、對錯得失的界限,利用各種刺激物﹙輸入﹚,不設限地進行關連思考和發散思考﹙輸出﹚。
- 刺激連結、收斂聚焦:將各種刺激物和經過關連思考、發散思考的產出,都納入收斂思考的範圍後,針對一開始設定的問題,進行收斂思考。
- 新發現、新解答:因為聚焦在思考的目標或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在跨界思考過程中產出的所有發散觀點、收斂觀點,在這一步必須經過系統性的統整,看看是否有機會激盪出新發現、新解答。
❙ 如何自由地進行跨界發散思考?
接下來,你可能會遇到如下問題:不知道該如何發散,或是覺得發散的結果數量不夠多,或是覺得發散的結果不合意、沒把握、心虛等。為此,書中提供了二十四套聯想技巧,在此只列出前面的九項。
- 快思/慢想:快思是第一時間直覺上想到什麼;慢想是根據經驗、知識,理性上想到什麼。
- 邏輯/創新:邏輯是有因果,可解釋;創新則是自由聯想,天馬行空,可跳躍。
- 批判/附和:批判是從質疑、反對立場切入思考;附和是從支持、贊同角度切入思考。
- 正面/負面:正面是從接受、機會切入思考;負面是從拒絕、危機切入思考。
- 開放/封閉:開放是不設限地往外擴展思考;封閉是在自我設限之內思考。
- 系統/局部:系統是以同一體系內組成元素來思考;局部是在某個範圍內來思考。
- 巨觀/微觀:巨觀是以較大的格局和高度來思考;微觀是聚焦某個微小細節來思考。
- 框內/框外:在劃定的框框內思考;跳出既定的框框外思考。
- 假設/實證:以尚未發生的假設狀況來思考;以親眼所見或實證結果來思考。
不妨現在就做一個練習吧,隨機把你看到的東西當作跨界思考的起點。按照上面的技巧進行發散思考,你的思路是不是一下子開闊起來,得到不少結果呢?
❙ 學會跨界思考,翻轉知識金字塔
在傳統的知識管理中,有個著名的「DIKW 金字塔模型」,也就是從「資料」﹙Data﹚到「資訊﹙Information﹚、到「知識」﹙Knowledge﹚,再到「智慧」﹙Wisdom﹚的層級,就像在公司裡,從新手菜鳥到資深員工、到專家,再到大師。
按照傳統的理解,DIKW金字塔模型指出了資料的遞進轉化:原始的觀察產生了資料;分析資料之間的關係,獲得了資訊;應用在行動上,創造價值,就產生了知識;累積知識經驗,觸類旁通之後,便產生了智慧。
但是在跨界的時代,傳統的知識金字塔將被顛覆,從而產生一個新的「金字塔」﹙圖7-1﹚。我們同樣從下往上來看,對於一個新手學習者來說,他還沒有能力判斷是非,所以只有含金量高的事物﹙比如說,樹立標竿、學習好榜樣、知識印在書本上、灌輸在課堂上﹚,他才能夠學習和吸收。
他還沒有辦法從那些沒有標準、沒有價值的東西中學習。然而,當他形成了一定的認知判斷框架之後,他就可以主動尋找和探索,找出有價值的知識,構建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編碼系統。
當他成為領域專家之後,他不僅能夠發現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還能夠明辨是非對錯、正反黑白。但是,很多有知識的人最終也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總是認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做不到辯證與包容,看不到對方的可取之處。
然而,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能夠學習到的知識應該是無所不在,他張開眼睛,萬物都是知識,即使是那些犯錯的人、與你意見不一的人,都能夠從他們身上獲得有價值的東西。
更何況,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是非。沒有兩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和信念會完全一致,但這並不代表兩個人之間不能溝通和互相學習。人生智者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能夠做到「包容對立,堅定前行」,能夠輕鬆地做到向不一樣學習。
從人生的角度,我們相信,跨界思考可以讓我們向人生智者的境界邁進。因為跨界,讓我們意識到萬事萬物的存在與發生都有它的道理,都值得我們用心去探索和學習。如果你能夠做到海納百川、兼容並蓄,那麼你已經走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了。
❙養成跨界思考的習慣,享受跨界思考的魔力
學會了跨界思考,你不需要再擔心浪費時間,因為你已經擁有了碎片化時間的學習術。在大家被碎片化的資訊、碎片化的時間、空間所侷限時,你能夠時時有思索、處處有發現。
因為你看到任何東西都能觸發思考,你相信任何事物都是知識,所以生命中根本沒有所謂的浪費時間。當你這麼做,你就能從「舉一反三」發展到「舉一反N」。N越大,表示你領悟性越高,學得越快。看到一樣事物,能夠同時聯想到很多事物,因為它們都具有相通的事理。
懂得「舉一反N」之後,你最後會發現,其實萬流歸一。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我們不能門門精通,但有時候學到一門,旁門自然就通了。
根據作者的觀察,在企業界和學術界,值得尊敬的專家學者往往都具有謙卑親和的姿態,又富於創新進取的精神,同時也擁有輕鬆活潑的生活品味。他們把知識管理變成了一種哲學,注入禪意,化作修行,融入日常,這種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的能力,讓他們從眾多知識管理工作者中脫穎而出。
學會跨界思考,你會發現,你睜開眼睛,看見的萬物都是知識,你將可以享受跨界思考的魔力:
- 跨界思考可以挖掘更多工作時間:下班後身、心、靈放鬆的時間,都是上班不夠用的思考時間的延長。
- 跨界思考可以發現更多家庭時間:與家人相處的看電視、共讀、運動、旅遊時間,都是吸收新知的來源。
- 跨界思考可以找出更多休閒時間:利用休閒時間,刺激僵化的腦袋,有了新思維,才有新行動。
- 跨界思考讓你更容易解決問題:接觸專業領域以外的書籍或期刊,往往可以找到心中疑惑問題的答案。
- 跨界思考可以發現更多新點子:接觸不同管道的資訊與知識,可以刺激腦袋,活化思考,增進創造力。
- 跨界思考可以發現更多新知識:除了專業領域的知識外,八卦資訊、社會新聞也可能變黃金。
- 跨界思考可以找到新人際關係:多接觸異質性的朋友,多聽異質的建議與聲音,在新人際中找到新方向。
- 跨界思考可以讓你更尊重別人:超越自己的主觀思考,學習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多元價值而尊重對方。
- 跨界思考可以更樂觀面對人生:走出自己的封閉世界向外看,發現人生處處有夢想、處處是機會。
- 跨界思考可以產生巨大的爆發力:不同文化、不同磁場、不同專業互相交流,產生交會點的創新爆發力。
❙ 更多資訊...
● 連繫:興正 Line-id:projason.tsai
● 職人旅圖首頁 https://www.cpfs.com.tw/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