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智圖-超簡單、高效能》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於理科的測驗中,看著別人輕鬆解題、交卷,自己卻毫無頭緒、百思不得其解的慘痛經驗嗎?其實,解題高手並不見得天賦異秉,常常,他們只是善用「公式」,因此看見一道題目,就知道如何找出解題捷徑。
場景拉回職場,你是否經常身陷會議或思考的泥沼,面對眼前的議題,腦袋像打結的毛線球般陷入膠著?就在這時,有個同事跳了出來做出一套有條理的分析,很快地,大家馬上知道問題癥結出在哪裡、現在該做什麼,原本混濁的思緒立刻有眉目。
為何解題高手能立即處理問題?為何同事能夠將打結的毛線球輕易解開?在學生時代,我們不會善用公式,進入職場,忘了將大腦內建「解決問題」的應用軟體,也就是思考架構,用來解決商業問題的「公式」。
討論「公式」之後,我們回頭來看,面對不同的情況,想要用心智圖來釐清問題時,其實也有三種簡單的「公式」。心智圖是由「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所構成,內容屬性則為「自由聯想」與「邏輯聯想」。使用於不同的場合中,大致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主要的結構:
一、類別關係
- 主要呈現出來分為幾個部分,其中最上位階代表的是最大類別的概念,接續次位階是中位階,依此類推,最後一個位階為具體的名稱或描述,是由抽象至具體的概念。還記得嗎?前面將自我介紹分為四大類,「 教育」、「 工作」、「 興趣」與「證照」。
- 若是用於整理一本書,以孫易新老師2014年出版的《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一書為例,從目錄的結構中,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然後我再將參考資料整理進來,就成為如下圖的四個類別。該書於2015年評選為文化部推薦適合高中職以上學生的優良課外讀物,頗值得一讀。
二、因果關係
- 以樹狀結構來表示原因與結果的關係,這一類的結構很適用於問題分析解決的情境中,上位階代表的是原因,下位階代表的則是對策、負責人員…等。
- 「因果關係」除了上下位階有因果關係外,同時也將問題進行分類,看似簡單的圖形化結構,其中存在讓您與眾不同的細節競爭力。以下圖為例,案例的來源出自孫易新老師2014年出版的《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一書之中,中心主題為「社區公園髒亂」,用藍色底色代表造成社區公園髒亂的「問題」,「原因」為亂丟垃圾、亂丟煙蒂…等,用的是黃色底色來表示。
- 重要目的是為了要解決亂丟垃圾這一個問題,其「對策」為增加垃圾桶…等,對策區則是使用綠色底色來表示,應用色彩區分出「問題-原因-對策」,運用這樣的方式呈現是否活化了心智圖的用法呢?
- 這樣整理的架構,是否曾經於工作場合見過,其實這樣圖形化的結果是利用兩張魚骨圖的整合。未來的文章,將會分享心智圖法的工作應用相關案例與內容,將再為您更進一步的說明清楚。
- 請看下圖的內容,中心主題為「長灘島」,想到「長灘島」就再聯想到水、太陽、沙與遊客四部分,而再從「水」可以再聯想到游泳、清涼…等內容,從這裡可以輕易地發現,這完全是「自由發揮」中的「自由聯想」,不管合理與否,凡是想到的都可以寫下來,沒有邏輯脈絡可循,這也是一種結構。
- 聯想的方法為何?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三個聯想形式,分別為類似聯想﹙想到藍球,就想到排球﹚、對比聯想﹙想到胖子,就想到瘦子﹚和相鄰聯想﹙想到高山,就想到大海﹚。
- 利用不同的聯想的方式,創造出差異化極大的內容,再依據訴求的對象進行收斂變成一個標語,這就是設計思考訴求的先發散再收斂。
初學習者一般用到「類別關係」的結構比率較高。於實務的工作與生活的應用中,不論是個人檔案管理,想要區分那幾類?一本想讀的書,想要拆分為幾個部分?旅行的相簿、生活中的美食、最喜愛的收藏品…等,從分類的練習中自我觀察,相信慢慢的,就會更有系統。
讓「資料視覺化」的圖像呈現在自己的腦海中。建議初步練習初稿可採用手繪的方式進行,再使用電腦軟體整理至電腦。我們都愛好美的事物,關於「美」這件事,很喜歡姚仁祿老師於演講分享時,引用了愛因斯坦曾說過的話:「若沒辦法用很簡單的話,談一件複雜的問題,就不是真正的理解。」
美就是利用簡單的方式,描述這個複雜的世界。經過系統性的修煉,慢慢地,我們便可以用幾個簡單的關鍵字,和自己的思考邏輯去理解這個世界。這就是我們修煉心智圖法應該去追求的境界-簡單就是美。
留言
張貼留言